下百姓更强的控制力、以及百姓对国家更高的认同。换句话,也就是有远超这个中古时代的国家凝聚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成吉思汗做到了第一步,他远没有做到第二步,这就是他身后庞大的帝国很快瓦解的原因之一。
可他也认为,虽然完全建立这种体制的条件还不具备,在帝国应对战争的能力上进行一些改进,则现在就必须着手进行。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就必须改变一些过去的观念。
这是由于,观念不改变,再好的体制,它也会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就像这个堂堂大宋朝,钱花出去了,而且还不少,可真的达到了它应当有的效果了吗?
况且他现在拿出来的,很多就是后世的战时体制,真的来解释,实在是太复杂了点,根本不是几句话就能解说。但他决定,先将大的原则定下来。
“老师,文相,所谓的战时体制,就是朝廷面临战事之时所要采取的种种举措,它应当事先就有规制,但只有当帝国处于战争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而什么情况表明帝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朕认为,一是别人对我大宋已开战入侵,二就是宣战。”
别人都打进来了,你难道还要自欺欺人地说自己不处于战争状态?严格来说,整个大宋就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而全面宣战,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就像虽然忽必烈早已动手,但他在至元十一年正式下诏伐宋之时,它就相当于后世的正式宣战书了。
“这些规制的目的就一个,集中帝国的全力投入到战争中去,击败帝国的敌人,早日结束战争。”
“至于具体的举措,朕认为应分为民政和军事两个方面。而这些,就有劳两位爱卿了。”
兄弟我之所以当初将文帅哥给“顶”到兵部,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他要做的事,更需要远见卓识。整个朝廷能有这样眼光的,只有他一人。至于这对他个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哪就天知道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