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人的协助下,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货币改革计划,废除了纳粹时期的帝国马克,改为采用与美元挂钩的新马克。并且规定:旧马克与新马克的兑换率为十比一。如此,一举扭转了整个西德的混乱经济状况,从而为后来德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忽必烈其实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规制的“妙处”,可他要决断的,是朝廷现在就实施这个规制,还是在准备好以后再施行?这就让他略有踌躇。
因为时代的不同,决定了同样的计划,实施的条件差异极大。
后世的西德,不仅有美国的帮助,还有着工业化的印刷技术,这就使得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大致完成整个计划。
可在这个中古时代,仅把所需的新宝钞全弄出来,就大费周章。而老忽真的不想等。
当桑哥解说完之后,忽必烈没有立刻出言,先看了看安童。安童的脸上则出现了晦涩南明之色。
这位帝国的丞相在犹豫了半天之后,总算开了口:“此策,确为破解钞法虚弊之上策,只是耗时需久。”
安童的态度非常迟疑,是他也很明白有些事情。只不过他知道,大汗他急于解决困扰朝廷多年的“钞法虚弊”。以自己和朝廷目前的处境,在拿不出更好方法的情况下,有些话还不如不说。
实际上以忽必烈的魄力,对任何能解决困扰朝廷多年难题的举措,他都不会犹豫。他迟疑的,一是与安童同样的“耗时需久”;二其实还有点舍不得。
毕竟过去在“中统钞”上,朝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按桑哥和叶李之策,就这样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
听了安童所言,老忽在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后,以极其罕见的柔和语调、对实际上内心里忐忑不安的叶李说道:“叶爱卿不愧为江南高士,朝廷得此良策,朕心甚慰。”
叶李立刻谦道:“大汗过誉了,陋策能为朝廷所用,实是臣的荣幸。”
老忽的眼中有了嘉许,随即他的脸上也有了一丝自嘲的笑容:“各位爱卿知否?朕刚才心中竟然有不舍之意。”
但这个老人眼中接着又有光一闪:“朕以为,此法可用,且要立刻施行。”
忽必烈此时真的有压力,他实在是不能再等了。
大汗此言一出,桑哥自不待言喜上眉梢。但他先看了一眼叶李,随即再度言道:“大汗,此策朝廷若想即刻实施,依贫僧所见,中统钞大可不废,但需将其中的规制稍加改动。”
老忽眼中有光再度一闪,他甚至禁不住向前探了一下身,盯住了这个能来事的“圣僧”。
忽必烈和桑哥在这件事上,绝对有一共同点,哪就是都想“立竿见影”。老忽是为了他的大元朝,桑哥则为了保住他的脑袋。
卢世荣败亡之速,让桑哥根本等不起。
桑哥这个人不仅有“商业才华”,而且脑子也贼快。叶李一“抛砖”,他立刻就“引玉”。
这位“圣僧”很明白,中统钞开始发行的时候,朝廷规定:“二贯同白银一两”。可这么多年过去之后,这个官价已无法再维持。而叶李改换宝钞的目的,就是仍然要维持这个官价。
但桑哥此时已不做此想,因为他也知道,等实施完整个规划,耗时将很长,可他不能等。故此,为了快,他就对叶李之策进行了改动。
“大汗,贫僧以为,中统钞之弊在于其虚。虚则虚矣,但并非不可用。只不过应以其虚,来对新钞之实。如此虚实相应,两者兼用,新策朝廷立时既可实施。”
在桑哥的看法中,过去的中统钞“虚”了没关系,就按它“虚”了后的价来算,只不过至元钞要实实在在的“二贯同白银一两”,这就保证了过去“两贯等于一两白银”的官价。至于中统钞和至元钞之间的比率,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