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八章 暗算(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是他就招来了一个“江南遗逸”,叶李。

    叶李是杭州钱塘人,以前是南宋的一个太学生。当年贾似道弄“景定公田”时,他和同舍的太学生八十三人一起上书弹劾贾似道,结果被流放,在贾似道倒台后才被放回。

    叶李弹劾贾似道的文章,曾被忽必烈看到,老忽大为赞叹。“世祖习闻之,每拊掌称叹。”

    因此,作为大汗心目中的“江南遗逸”,他在后来就被北元“征”到了大都。

    历史上的叶李,在老忽眼里的确远比哪个留梦炎要强的多,而且老忽还当着其他人的面,赤裸裸地表达过他的看法。这也是桑哥找叶李的原因。

    叶李知道,桑哥的性格极“横”,而他又是国师的弟子,大汗身边的红人,这样的人他是得罪不起的,故此,他同样不敢推脱。

    在到了桑哥的府上,两人见过礼落座之后,桑哥直白白地将事情讲给了叶李听,然后问到:“先生大才,何以教本座?”

    桑哥如此“客气”,自然也是在见识了卢世荣的才华后,稍有改变对某些汉人的看法。当然,假如这个“叶先生”不识相,他照样还是会“痛扁”。

    叶李闻听,内心里原先的忐忑不安不仅一松,而且还对面前的这个所谓大师鄙视了一下。

    因为北元在体制上与前代的不同,对像他这样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在他看来,这不过就是北元朝廷“政令不分”。过去中书省着令,尚书省管执行,就这么回事。

    但叶李也知道,如果现在进行这样的改动,整个朝廷的体制变化太大,阻力也就大了。可假如恢复尚书省,并将其限为仅管理赋税之事,也就是相当于过去的户部的职能,那么,朝中各方并不难接受。而且这很有根据,因为它就是过去历代的做法。如此,则上对大汗,下对众人,全都能交代过去。

    所以,在故作沉思之后,他说道:“大师,此事不难。在在下看来,如此这般,……,这样,各方均可为安。”

    桑哥大喜,他双掌合十为礼:“先生大才,本座受教了,日后定当重谢。”

    叶李淡然一笑:“大师过誉了。在下不过一江南草民,承蒙大师看重,力能所及,自当尽力。”

    桑哥心情极爽:“先生如此高才,理应为朝廷重用。本座决不会食言。”

    随后,他亲自送叶李出府。

    在回到自己的厅房之后,桑哥又见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杨琏真加。

    杨琏真加本总管江南释教事务,但现在他根本就无法返回,而且以目前江南的形势,你就是打死他,他也不会回去。

    他知道大汗对他不满,他现在就很少能见到老忽,所以,他只能依附桑哥这个日见在大汗身边发红之人。

    刚才他的“师兄”见客,因需要回避,他就没露面。

    见到桑哥回来,他不以为然地说道:“师兄何必如此待见一个南蛮。”

    桑哥摇了摇头。

    因为杨琏真加不明白,可他是明白的。在经历了阿合马和卢世荣的事之后,朝廷任何一个想再设立理财机构之人,均会面临众人的非议。而现在叶李给他找了那么正当的一个理由,这已经解决了他一个大难题。

    (历史上的元代曾三次设立尚书省,其目的,就是为了专管天下的赋税。)

    杨琏真加不知道的是,桑哥此时考虑的已经不是大汗所要的理财机构问题,而是另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还要对付一个人。

    这是由于在桑哥的看法里面,阿合马和卢世荣死因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人的影子,太子真金。

    哪个死胖子之死,固然是王箸等人所为,但他们打的旗号却是这位太子。而他的卢先生遭难,同样也有这位太子的推波助澜。因为真金对卢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