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 结业典礼(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时也为了庆祝,朕以为,弄个典礼是必须的。”

    既然咱将“教化天下、重教兴学”的大旗给竖起来了,当然要让它继续飘下去。

    听了陛下的话,谢枋得和刘鼎孙这才释然:“臣遵旨。”

    “朕觉得,这个典礼仪式,是不是这样,……”

    你看看,竟然早有准备,就知道你闲不住。

    其实东策划的这个毕业典礼和后世也差不多,成绩优异的学童奖励奖励是应该的,勤奋教学的老师更应该表扬。

    奖金就算了,学童们年纪还小,这没必要。再说,动不动就给钱,会将孩子从小就引到钱眼里面去。

    在东给老师和孩子们准备的奖品中,学习工具一套,笔、墨、纸、砚都有,国学院刚完成的《大宋字典》初版一本,另外就是皇家书院的藏书若干。奖状是绝对要发,而且他又请太后亲笔签了字。

    杨淑妃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东知道。他为了让太后能多散心,更为了帮她找事做,不让她太闲,的确想了不少招。

    至于他还有没有借机向夫子们更多地昭示帝国皇家仍然重视文教的小心思,那就只有问这个狡诈的后世废才了。

    杨淑妃对这种“与童同乐”之事,肯定非常高兴。只不过她一参与,事情的规格立马被抬高了,所以,举行一个典礼仪式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帝国的礼部就此也参与了进来。

    现在,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之中,杨淑妃和谢枋得、刘鼎孙等人,给成绩优异的孩子和优秀的“园丁”颁了奖。当然,这种出风头的事,也少不了帝国陛下。

    孩子们的兴奋就不用说了啊,那些拿到帝国陛下和太后亲自颁发奖状、奖品的学童,尤其如此。

    老谢和刘大学士更是满面春风,因为陛下在事前还说了:“谢爱卿,刘爱卿,这个县学的结业典礼办过之后,我大宋新的郡学开学仪式也应该弄一下。朕已经得到太后的首肯,她还将亲临。”

    听了他的话,当时国学院的夫子们心里只有两个字,敬佩。

    您扪心自问,历代之中何曾见过如此重教兴学的圣君?

    就是邓光荐也来了句:“陛下圣明。”

    但是,兴奋的时候并不等于所有人都很热。

    虽然陈宜中也顺着众人恭维了陛下几句,但旁人都没注意到,他在向卫王殿下行礼时,其实更慎重。

    老陈是老江湖了,他以前是帝国的首席大臣,有很多的事情他同样是非常清楚、甚至是明白的。在他的内心里面,对这个变得善于“折腾”的陛下,到底是什么想法,现在真的没人知道。

    况且,尽管老陈现在还是朝廷的五大尚书之一,但他实际上已在朝中被冷落,因为职位和分工就摆在哪里。而被冷落,往往使人成为旁观者。旁观者清,有些事就看的更清楚。

    陈宜中注意到帝国的卫王殿下看着哪些奖品已眼热。

    这是由于,就算奖品再一般,可皇家出手,外表包装上还是非常精美,要不您在这个堂堂大宋朝让人笑话,就是夫子们都会觉得颜面扫地。

    赵昺现在已经十四岁,这位小童鞋有喜欢在外乱窜的皇帝哥哥做榜样,早已变得不安分。但童鞋毕竟还是童鞋,孩子的天性里面常有的东西,他也不例外,特别是攀比。

    这小子看见他的皇帝哥哥和太后给别人颁发这么漂亮的奖品,小屁孩的嫉妒心少不得就有那么一点。

    老陈见别人都在注意颁奖,因此就慈祥地和卫王殿下说了一句话:“这些东西,殿下以后都能得到啊。”

    赵昺点了点头,他随后就来了事。

    等颁奖仪式完毕,拉了拉笑容满面的太后,他满脸期待地问道:“母后,等昺儿结业了,您也给昺儿发一份奖品好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