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赣州(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不算衣锦还乡的陈老道,一反过去的低调,仗着自己各方面情况熟悉,不仅张贴告示,招揽流民百姓,散财组织民夫抢修城池,搬走附近城镇里物资的事更没少干,至于绑架工匠,这只能算是顺带。总之,朝廷过去施行的种种举措全被他进行了照搬。如果不是翟国秀和刘浚的兵力少了点,他们的动静肯定更大。

    但陈老道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家伙,而最能表现他本事的,就是拉队伍。

    当年他仅凭自己的家财都能拉起一支杆子,现在有了军情司这个后盾,再有了赣州府库里的钱财,立刻就玩得更大。

    因为担心翟国秀和刘浚的兵力不足以守住家乡,这个假老道就和那两人商议:“翟兄,刘兄,张总使哪里暂且无法进兵,邹洬又无暇顾及此地,怕是我等要孤军守上一时了。”

    翟国秀和刘浚其实和陈老道的背景差不多,所以他们在一起时,就比较放松。

    他俩一起望着这位“地头蛇”,问道:“子敬兄的意思是?”

    陈子敬咬着牙说道:“赣州乃一大城,咱们的军力似乎有点不足,在下的意思是,立刻招募义士,就地扩军。”

    翟国秀和刘浚的眼中顿时精光四射,因为这个时候,帝国陛下已经任命他二人为禁军第一师第一旅的正副指挥使。同时更诏令:整个第一师以后还要扩充为第一军。但是,谁能想到,他俩扩军竟然扩到了江南西路,而且还是第一个。

    刘浚是一脸的热切之色。只要是军人,扩军哪是人人都喜欢滴。

    他更知道,陈子敬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第一旅现在也不过就五千余人,要守卫赣州这个大城,兵力是显得单薄了点。

    翟国秀就稍要沉稳点,他当然也想扩军,但略加迟疑,然后他说道:“此事是否先派人报送张总使?”

    陈子敬摆了摆手:“翟兄,事急要从权。张总使哪里肯定要报,但事情也可先做,这也是为了守住城池。你放心,事后我军情司定会将此事上报陛下,为你们证明,决不置身事外。”

    见翟国秀点了点头,这个假老道又低声接着说道:“陛下在福建时,曾有圣喻:凡临战城池百姓,杀敌者按军功论赏。这本就是让我等可以临时扩军。”

    刘浚立刻接道:“正是。”

    就此,这三人的守城计划也就定了下来。陈子敬负责处理民事,翟国秀策划守御,刘浚负责招揽义士,并训练他们。

    陈子敬如此鼓动翟国秀等人扩军,一方面确实是为了守住家乡,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顺便解决别人加入禁军的请求。而这个人,就是他的二弟杜可用。

    杜可用是赣州边上的南康人,他在历史上本是个“叛贼”,这是北元的说法,但在咱这里,没二话,当然是“义士”。

    这个杜叛贼其实本应在至元十七年(景炎五年)起兵,后兵败被杀。可这个时空,由于有琼州的宋室在,他就始终隐忍不发,一直在寻找机会和宋军接上关系。

    自然,军情司的人、特别是陈子敬这个地头蛇,也绝不会放过这样的兄弟。等双方拉上关系见了面,再叙上什么老乡之类的感情,这两人一拍既合,干脆叫上了大哥和二弟。

    翟国秀和刘浚攻赣州城时,在城内指挥手下里应外合的、就是这两个早已领人混入城内的兄弟。

    陈老道本就负有笼络人心的职责,他现在也会忽悠,在他的如簧之舌鼓吹下,他的杜二弟早就一门心思要加入禁军。

    而杜可用既然在历史上起兵造反,并且引来元军的镇压,手下就决不是什么几百号人,否则,哪只能称之为聚众闹事。如此,就导致禁军第一旅的兵力在短期内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但是,陈子敬等人这次守赣州,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甚至守住都可以说有幸运的成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