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四章 缘由(第3/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放了双响。城门楼上的守门兵丁一哄而散,就此,老钱的梅州也就不用守了。

    刘兴和钱之荣的结局,其实当时根本没有人问,因为他们自有帝国的刑部依律惩处。也许钱之荣还能保住性命,但是刘兴,他追杀帝国的重臣文天祥,根本不可能在朝堂上过关。至于哪个宋师爷,也不过就是在以后“失业”而已。

    后世有寥寥的声音为他们叫屈,但刘兴与钱之荣的这个劫,却绝对也是跑不掉的,因为有些事,是历史和他们本人所造成的。

    宋代是历代之中,给予官员的待遇最优厚的。官员们除了俸禄,其它的收入还有很多。《宋史》中的记载就有:奉禄匹帛、职钱、禄粟、傔人衣粮、厨料、薪炭诸物、增给、公用钱、给券、职田等。

    也许没必要详细解释,用后世的话来表述,哪就是:从头到脚,由里到外,连吃带用,加上职务补助,乃至于请客吃饭的钱,全给包圆了。如果哪个时代有汽车和手机,估计燃油、通话费也绝对是少不了滴。

    如果您需要给点说明,在这可以讲一下“职田”。这个“职田”,源自于古之周朝。

    在宋代,官员中级别最高的,“职田”有二十顷地。而像刘兴与钱之荣这样的州官,为十顷。以吕师夔在宋的职位,他也绝对不会少于八顷。

    即使是属于朝廷官员中职位最低的县一级官员,也有二顷。

    州学教授最少的是三顷。

    这些地,都租给百姓耕种,不交国家的税,但其收获的百分之五十,归官员。

    而历代的一顷之地,为当时的一百亩。您可以自己估算一下,他们的收益有多大。更不要提官员中所存在的隐瞒多占,以及实际占有的、当地最好的良田。

    这个煌煌的大宋朝之所以令很多人怀念,有些原因不需要讲明。

    然而,拿了那么多的好处,当外敌一到,官员立马投降,即使在这个不用讲什么国家民族大义的时代,说他们还不如道上的兄弟,这都是轻的。

    人家还知道“盗亦有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他们呢?

    有些人喜欢用“使百姓免于苦难”为辞,但这实际上并不高明。因为即使抛开说这话的本人,不免给人以掩饰自己怯弱的疑问,还因为说这话的人,凭什么就能断言,当时的百姓不愿进行抵抗呢?

    在这中间隐藏的,恐怕还是其它的问题吧?

    如果您能将视野再放大点,就更可以看到,像刘兴和钱之荣、包括吕师夔这样的行为,甚至很可能都影响到了后世。

    当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正式定大明文武官员禄俸之制时,他定的明代正一品官员年俸,为一千四十四石。也许看起来这已经不少,但相比宋代,其实是很低的。但是,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可能就是有前代留下的影响。因为宋代所给官员的优厚待遇,并没有完全带来对帝国相应的忠诚。

    历史是一面镜子,后人能看到,但不要忘了,后人中的前人,也是能看到的啊。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