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州张公明诉师夔谋不轨,塔出恐师夔惊疑,乃斩公明而后闻,诏弗问。”
而现在,忽必烈和李恒在元军进兵福建前曾严令他:“坚守广州沿海,不得擅弃”,如果他这时候放弃广州,他在老忽哪里面临的,就不是诬告了。
事实上,当初忽必烈和李恒“不得擅弃”的严令,已经让吕师夔和沿海的元军,均从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进退不得”。
至元二十一年开春后,福建战事的情形已经在广州城里有传言,市面上更出现了躁动,本已焦头烂额的吕师夔大恐,他此时真的在暗中盘算要放弃广州了。
吕师夔的恐惧是有原因的,因为广州和临安一样,城墙早先被忽必烈下旨拆毁。在这样一个就当时来说,可算是毫无城防的地方守御,任谁心里都没底。
吕师夔一方面派人继续打探消息,一方面集结了新附军,准备情况不对时立刻跑路,这时候他也已顾不了了。可他并不知道,致他于死地的大敌已经出现。
这里原先是岛上的一排木屋,它们是当年的兵士和民夫共同伐木所建。虽然后来被舍弃,并部分遭到破坏,但也有一些却还保存的相当完好。当宋军再度进驻之后,它们就再度被利用起来,同时也进行了必要的修缮。
从窗口看出去,就是厓山海面,文天祥站在窗前,望着眼前的景象,默默无语。
就是在这片水面上,曾经进行过一场决定了帝国命运的大战。
宋瑞很难想象,假如当初宋军在这里败了,行朝所有人以后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
也许冥冥之中已经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这里改变的啊。
邹洬走到他身边,轻声言道:“文相,根据军情司提供的军情,我等依然认为,目前仅凭第二师的军力,不足以全歼吕师夔所部,他极有逃离广南、回窜江西的可能。”
宋瑞回过身来,屋子里的谢复和张达,包括吴希奭、熊桂、陈子全等人都看着他。他看向了一幅悬挂在墙上的地图。
文天祥离开琼州之前,为了夺取广南东路,参谋院当时拟订的是,先登陆占领广州,与南下的陈吊眼所部合围歼灭在沿海的元军。因为帝国陛下曾建议:先占领广州,再控制东江地区。
东的这个“想当然”,无非就是由于在另一个时空中,后世的广州国民政府为了巩固广东根据地,曾先进行了几次东征。可在这个时空,那不见得是正确滴。
宋瑞一到厓山,立刻与几位前线的将领,就参谋院事先拟订的计划进行了商议。
在综合了军情司与前线将领所提供的情况后,军前参谋们大多认为:吕师夔所部士气已沮,夺取广州并不难,但却很难全歼。这是由于此时的邹洬第二师,总兵力不过才一万余人,甚至还没有吕师夔的人多。
而陈吊眼所部大战过后需要休整,不可能立刻出动,等他们南下时,广南的元军必然已得到福建之战的消息,他们肯定会逃窜。这样,仅凭邹洬所部的军力,是很难拦住他们的。因此他们建议:为了稳住广州的元军,应暂缓攻击广州城,改为控制水道,以求彻底拦住对方。
在他们的谋划中,北江干流成为了广南宋军先期的重点,因为北江不仅仅是水上通道,而且沿江还是广南东路北部的主要交通线。这个交通线在韶州分岔,一路沿乐昌、宜章进入广南西路,另一路经南雄州至梅关再进江西。
也就是说,在掌握了北江水道的条件下,控制了韶州,即堵住了元兵通往广南西路的退路,占领了南雄州和梅关,则关闭了元军退往江西的大门。如此,彻底将广南东路沿海的北兵封闭起来。
宋瑞听了之后,立即让手下的将领和军前参谋们再仔细的谋划一下,因为这个方案,它与当初陛下和参谋院的“授意”相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