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 交代(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就出现了,刘老大一举包揽了帝国历史上最倒霉、也是第一个海军陆战队指挥官的名誉。至于张老大和手下的左悍将等旱鸭子,自然是毕业于帝国历史上最快的水军速成班,能“游”回来的,更是上辈子积了德。所以焦山战后,宋军彻底“不复能军”。

    您由着那帮人来折腾,帝国焉能不败?

    上无能而兵败者,下必寒心。

    刘老大在历史上“纵酒而卒”,恐怕就不能说没有“寒了心”的原因。

    《宋人轶事》记到:张世杰死后,“棺殓焚化,其胆如斗大,而焚不化,诸军感恸。”

    《三国志》同样载:“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咱估计姜维和张老大这两人的胆之所以如此之大,其原因相同,都是被气大滴。张老大更气的来了个水火不侵。

    “陛下在厓山时,就曾问过我,为什么我大宋那么多人,竟然打不过别人?”张世杰看着他的心腹爱将。

    左大楞楞地看着他的张老大,这个问题如果是陛下当面问他,就算他知道,他也同样不好回答。

    “他说,这一定是咱们自己有问题。他现在就是在解决军中之事。”

    说到这里时,张世杰的眼中也露出了点晦涩难明的东西。

    张老大的内心里面,实际上和张弘正一样,也有着一个隐秘,这个隐秘同样是一种诡异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来自于陛下和他在厓山的那次对话。因为当时的小皇帝不过才十二、三岁,在听他讲了过去的难以为人所知的事情之后,却毫不惊奇,这本身就有点令人不可思议。

    可当张世杰刚提到蔡州之战,那时和小皇帝拉着手的他,却感到了陛下内心里突然的震动。也许那不过就是由于东“心中一震”,手上很自然地出现了微微的一“颤”、或微微的一“紧”,这样一个极细微的动作而已,但是,张世杰察觉到了。

    那么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虽然张世杰还没说,小皇帝很可能已经猜到很多事,或早已知道了好多的事,因为他的反应太快了。

    一个小屁孩竟然知道那么多的秘事,这绝对会是让张老大多想想的。只不过他同样难以将这样的事宣之于口罢了。

    左悍将听了也是目瞪口呆,这个事情,他的张老大以前可从来没和他说过。

    “陛下的解决之道,就是文武分途。我和刘师勇都曾找过宋瑞,按宋瑞所言,陛下的举措,他的目的就是,文不涉武,武不干政,朝廷就此两安。反之,文武相掺,国事难安,祸不远矣。”

    左大的口中喃喃语道:“陛下英睿。”

    他的陛下小小年纪,竟然“睿智”到这种程度,这也是由不得他不震惊滴。

    “现在,陛下的都督府之议,要将如此大权授予我等手上,朝中之人咱们管不了,但军中将士,绝不可有干政之意,坏了陛下的规矩。这里面的干系,汝明白了吗?”

    左大眼中露出了精光:“总使放心,末将明白了。”

    他接着又说道:“朝堂之事,末将从来是不懂的,再说,咱一粗人,也懒得和那帮穷酸参合在一起。”

    张世杰瞪了他一眼,但他的眼中却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自然知道,文官们看不起武夫,把他们都称之为“贼配军”,但贼配军私下里也烦这帮“穷酸”。

    有时候这世上就是这样,你看不起我,我又凭什么看得起你?朝廷中的文武到底谁看不起谁,还真不一定。

    当然,帝国的陛下对此种情形还是非常乐意滴。

    张世杰如此向左大透底,甚至还有点敲打的意思,是他清楚,他将来的职责恐怕更多的是“统揽全局”。这个话,小皇帝早就和他说过,而且当时当着他的面,更指名道姓地希望张世虎和左大都要能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