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询(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珍宝的银钱,但他的全身却一点力也使不出来。他想开口骂,可看了看身边的董贤举,又把污言秽语咽到了肚里。

    邱应祥和董贤举都是在厓山被俘的北汉军军士,当初他们这些人被帝国“强制性劳动改造”的时候,心底里没少骂娘。这任谁失去自由,还要干几年的重活,开始也不会舒服,只是身为战俘,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自然,帝国只需干三年的许诺,也使他们有了一个盼头。但说心里话,当时许多人对此有点将信将疑。

    开矿的活很重,总算饭还能吃得饱,而且通常还有点荤腥,那基本上就是海鱼。他们开始的时候,极感不适应的,其实是帝国陛下所说的“战俘营”中的有些规矩。帝国的士民起居条例,同样严格地用在这些俘虏身上。

    就像俗语所说:管天管地,你管我拉屎放屁。但在这个蛮荒的小岛,放屁是没人问你,但拉屎,你还就真的要守规矩。他们中有人曾就地解决了一次,其结果就是除了亲手处理“被污染”之地,另外一顿饭也没了,而且还要再加干一个时辰的活。实际上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这些人还真没少被罚。

    虽然满心的期待,等三年的期限到了,别人真的告诉他们可以回家时,不少人又觉得似乎在梦里。

    他们每人发了一身衣服、三枚铜钱,被带到了琼山郡街市上逛了逛,只不过很少有人舍得将这些铜钱花出去。但临走之时,使他们意外的是,每人又给了三枚银币。

    邱应祥和董贤举等人都忘不了哪个满脸落腮胡子的宋军将领在发钱时的吆喝。

    “你们听好了,这个铜钱叫景炎通宝,套钱五枚。发给你们的,是其中的龙币,如果愿意,也可以把它们换成等值的其它通宝。”

    “奶奶的,瞧瞧你们的宝钞,那也叫钱?简直就是笑话。”

    “念在你们干了三年,除了铜钱,朝廷另给你们每人三枚银钱。这可是陛下莫大的恩典,它是朝廷的重宝,由陛下亲自定制,绝对假不了。老子告诉你们,这个银钱能发出凤鸣鹤音,它又叫凤宝,现在在江南江北,少说也要值个十两八两银子。”

    “你小子慢点,急个鸟。都给老子仔细听好了,照老子说的去做,亲手验一验,看看有没有假。”

    “看看,好好看看,和这相比,那边的钱竟然也称宝,哼哼,在咱琼州,搽屁股他妈的还嫌小。”

    “凡是留下来的,享受海上士民待遇,给地二十亩,免税十年。老子丑话说前头,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啊。”

    帝国督军司少将副指挥使张德的大嘴一张,哪也是绝对没边滴。

    邱应祥和董贤举没有选择留在琼州,因为他们的家人全在北方。在被释放后,有些人直接就走了,另外一部分,其中就包括了他们,的确又找回了潮阳军中。但这些人回到军中还没多喘口气,就又被聂祯给关了起来。

    聂祯此时的处境并不比史格好多少。因为厓山战败的阴影还没有消除,军中主帅张弘范又去世,这对整个潮阳守军的士气来说,是个严重打击。他在仔细地考量过后,同样让帅府的亲兵在夜间把这些人带到城外,严令他们立刻离开,否则在城里再见到格杀勿论。

    释放的北汉军军士,实际上绝大部分立刻就选择乘船从海上离去。因为海路更便捷,而且不会像陆地上有那么多的关卡。但邱应祥却没有马上离开,因为董贤举病倒了,他只好暂时留下来照看他的好兄弟。可他们也无法回到城里,只能借宿在城外乡间的民居。

    黑衣人的全身裹在袍子里,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他仔细地端详了哪些银钱,然后看向邱应祥,用一种略有点沙哑的声音说道:“你很讲义气,不错。”

    他看了看屋道:“留在这里,先给下人们一年的工钱,让他们照看着,我也会不时地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