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一章 布局(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的压力,再加上广南西路和福建路的增援,即使登陆,也会受到三面夹击。

    在广南西路突破,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我们看看后世广西、包括广东的地图就会发现,这两地的很多城镇都是建在靠水的地方。这种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过去岭南的陆路交通十分不便,人们的外出更多的依赖于水路。而在这个中古时代,那就更是如此。

    在你拥有水上力量的条件下,顺水而动,兄弟,咱就不说什么大展拳脚,它们也应该是您老伸胳膊伸腿的好地方。

    但是,登陆广西,你还是需要顶住北元湖广行省和江西行省两个方面的元军。而这仅仅依靠琼州本身的力量,相对来讲,帝国的实力就略显不足了。

    帝国参谋院拟定的计划,其实是在福建路下手。

    福建的东北与浙江相邻,西部、西北与江西省接壤,它的西南与广东省连接。在那里登陆,虽然也会面临江西、广东和浙江三面的压力,可相比来说,压力会比较小。

    两浙路的元军主要是新附军,不讲翁州之战实际已重创了他们,就算他们没有受损,有禁军第一旅在哪里压着,再加上刘尚武的水师第一舰队,这足以对他们形成牵制,更何况他们现在上下已经离心。故此,参谋院对他们实际上已加以忽略。

    福建虽然靠近江西,但它的地形总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在它西部和中部是闽西和闽中山区,这就决定了江西的元军不太可能非常快速地来援。

    至于广东的元军,也完全可以对他们进行牵制。

    这样,假如北元江西行省的援军不能及时到达,从兵力上看,帝国在福建路将暂时占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朝廷在那里还藏有一支重要的力量,这就是陈吊眼和许夫人的义军。

    杜浒当年按照陛下的旨意,不仅派人带着朝廷的诏书和他们取得联系,而且还曾亲自悄悄跑到那里查看过。在他的报告中,漳州山区里的军民,约有十万。

    历史上崖山战后的第二年,即1280年,北元至元十七年,陈吊眼、又名陈大举,曾率义军五万攻破漳州城,后在唆都的反扑下,退守山区,当时义军号称十万。但也正是因为攻漳州,陈吊眼才真正受到北元的注意,至元十九年,在元军的攻击下,再加上出现叛徒,他最后兵败被杀。

    东得到杜浒的报告后,立刻下令陈吊眼和许夫人在山区蛰伏,不要盲动,以免引起北元的注意。随后,他又再度派去了以他的铁卫刘尚文为首的部分禁军,以便对义军进行一些必要的整训。

    哪个时候,宋军已抄掠了临安,行朝的状况也有了一定改善。故此,在刘尚文前去之后,兵部不仅开始陆陆续续地向义军输送部分军械物资,同时为了激励他们的士气,甚至还送去了一些军俸。

    帝国参谋院原先的计划是,通过在雷州半岛的作战,吸引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的元军注意。最好将他们、甚至是江西的元军诱来,以方便禁军在福建路的行动。

    但宋军占据雷州之后,虽然积极抢修城池,严阵以待。尤其是张应科和他手下的众将,急切等待着与对方再大干一场,可元军却始终没有前来。

    雷州半岛这种令人诧异的平静,自然引起了琼州参谋院的注意。他们仔细的商讨后认为,这是由于几年来宋军不断地袭扰沿海,北兵对琼州的战术已经有所了解,并怯于在沿海进行交战。

    就此,有人再度提出类似于张应科的“乘败可追”,认为干脆直接水陆并进,再度向广南西路施加压力,甚至先围歼史格所部也不是不可以。这样,必然能调动对手。

    东听了参谋院的解说,在稍微想了一下之后,和兵部的三个大佬说道:“文相,少傅,刘将军,朕觉得原先福建路的计划可以不变。”

    张世杰眼中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