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隐藏的名人(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史格来说,张弘范在厓山的大败固然令他吃惊,但他更震惊的是在见到张弘正之后,因为“弘一道长”和他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死了。”

    史格没有问这个亲如弟弟之人为何如此行径,而张弘范在给他的密信当中,也根本没有提张弘正之事。史格不是个没有分寸之人,他不难推断在这中间必定有着难以为人所知的隐秘,但他是会替张弘正保守这个秘密的。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汉军三大世家中的秘密实在是太多了,那是他们每一个世家子弟既知道点,而又不能、也无法完全过问和了解的,更不要说宣之于口了。

    在他和张弘正商议过后,对被放回的北汉军军士,他们决定,“纵”,而且立刻就“纵”。因为假如将这些被放回的军士留在军中,消息一经传播,必定会动摇军心。

    也许还可以杀了这些人,但重惩几个为首之人可行,可所有被放回的军士全杀,恐怕立时军中就会大乱,上下离心。而仅仅严惩几人,其他留下来的人在军中仍然会动摇军心。

    将他们全关押起来?一时半会还行,但时间长了,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还不如早点让这些人离开。他和张弘正的决定,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但史格并不知道在他们商议过后,张弘正急于离去的打算,因为通过史格北汉军的释放,张弘正立刻就想到了厓山之战中被俘的过去手下的那些军士。凭着哪个古怪小子的“狂妄”,他多半也会把那些人放回去。那么,在哪个蛮荒的琼州小岛上,到底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弘一道长”已真的深深地陷入了哪个赌局,但我们还是先看看几个即将淡出人们视野之人。

    范文虎在翁州战后真的很不爽,来自大都诏书上的严词,让他已经仿佛见到了忽必烈的雷霆之怒。他刚不寒而栗,他的手下却又让他勃然大怒。李将官派人报捷,定海收复。

    好么,老忽刚严令范大帅收复定海,人家定海的捷报就已经来了。但这哪里是报捷,分明是在给范大帅添堵。范文虎这个气啊,一边是翁州刚刚惨败,一边立刻就是定海大捷,奶奶的,这个反差简直就是笑话。但他能不能不报?怕是不能吧。

    李将官实际上也是没有办法,别人都有驻地,但他的驻地是定海,你让他到那去?凌震向翁州一收缩,他顺其自然地就抢占了定海。而且无论从什么角度说,他也喜欢在那里。

    但不同于喜上眉梢、满不在乎的李将官,郑先生实际上忧虑的,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他做的事情已经出格了。那么多的粮草被他“送给”琼州,这件事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知道。

    当他和李将官、陆德源私下商议时,他的管家认为这并不是太大的事,“先生无须多虑,据在下所知,军中将士有不少人都认为,实际上是这些粮草换回了岛上兄弟们的命,他们非常感激先生。在下以为,现军中已有离心,大帅他还不至于没有顾忌。”

    但郑先生摇了摇头:“德源,苏先生原先在老帅府上,是大有见识之人,他当初完全可以将定海直接交给范文虎,但他为什么不这样做,而是将定海交给我等?因为他认为大帅没有担当。翁州战败,北边现在没过多怪罪,可将来必会追究,到时大帅他为了保住自己,一定会推出他人来顶罪,这个人最有可能是谁?”

    他看了看李将官,“你我离翁州最近啊。”郑先生叹息着说道。

    陆德源低下头深思,李将官一楞,他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其他的都可以不论,但粮草之事,怕会变成你我的一个把柄,我等万不可不早做准备。”范大帅就此给你按个通敌的罪名有没有可能?怕是很有可能滴。

    李将官的匪气上来了,“老子急了,就直接去找苏先生。”

    他这话一说出来,三人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