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血色(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军停了下来。

    眼见步军已经快到达双方的中线,忙兀台的眼中露出了厉色,他的口中发出了一声狼一样的长啸,他手中的弯刀挥向了前方,蒙古军放马冲了出去,同时步军也加快了脚步。

    当北军越过中线,距离宋军还有一百余步时,鼓声一响,宋军军阵中飞出了密如急雨般的的弩箭,在弓箭的背后,更有一些震天雷扔了过去。

    旷野之上瞬间充满了人马的喊叫、嘶鸣和爆炸声,空气中有了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苏刘义冷冷地看着前方,身上的配剑似乎有着轻微的跃动,他的心中是不是也充满着杀机?他并没有看其他,只盯着中央的北军骑兵。在弩箭的打击下,骑兵前冲的势头滞了一滞,但他们依然冲了过来。

    宋军的弩箭依然很密,他们的拒马枪开始竖了起来。

    冲撞,人马的剧烈冲撞。

    宋军的军士有倒下的,但马的前冲也已停滞。停下来的马,包括它上面人,在这样的场合里就是靶子。

    有元兵的弯刀拼死挥了过来,但宋军刀斧手的长刀和大斧同样卷了过去。金属的撞击声中,更多的是骑士发出惨叫。

    金之兀术曾评论:“宋用军械,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重斧,外无所畏。”有着重铠骑兵的金人尚且对长刀大斧有所畏惧,又何况是蒙古人呢?

    蒙古军的强悍,重要的在于两点:高超的骑射本领,来去如风的运动战法。但是,硬碰硬的对抗,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蒙古军在征日时的表现就不怎么样,而拖雷灭金关键的三峰山之战,他前面和金军的交战也同样不占上风,面对对手的步骑战阵,甚至还吃了点亏。他是借着金军急于回援汴京,先敲掉对方的辎重,再一路上不断地袭击、骚扰,导致金军不得休息、食饮,军士中三天没吃饭的都不少。而刚好又遇到天降大雪,气温陡降,金军步军“被甲胄僵立雪中,枪槊冻结如椎。”拖雷然后先纵敌,后击之,才能大破金军。

    可是在这个远小于日本岛的翁州,是不允许他们玩什么迂回、包抄战法的,就是袭击、骚扰他们也无法玩。不大的岛屿本就没有多少区域供他们运动,游曳在海上的琼州战船更可以通过炮击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他们只能进行面对面的硬撼。

    而他们的对手,宋军,这个主要由中古时代步兵组成的军队,整体战力其实并不低。

    北宋时,为了对付来自北方的游牧骑兵,宋军强化了弓弩等军械,军中编制弓箭手占了十之七八。当北宋的神臂弩出现后,它更成为了对付骑兵的杀器。神臂弩的射程最高达到三百四十余步,约为后世的500米,可以一个人操作。在这种覆盖性的攻击下,它对攻阵的骑兵就是一个噩梦。

    宋军同时在野战当中多使用拒马刀弩、砦脚车、斩马刀、盾牌等兵器应对骑兵的冲击,神宗元丰年间,他更诏令沈括以劈阵大斧五千选给西边诸将。

    南渡之后,由于“东南地多沮洳险隘”,于是放弃车阵,而改以防护力更强的重甲士兵,再通过改良弓弩,以应对对方骑兵的冲击。“建炎初,上谕宰执曰:‘方今战士无虑三十万,若皆被坚执锐,加以弧矢之利,虽强敌,无足畏也。’”

    宋代的步人甲是当时世界上最重的铠甲,它由1825枚甲叶组成,折合后世重达29公斤,“(绍兴四年),诏勿过五十斤”。而且这个铠甲还可以针对军士不同体形进行合身的调整,以保证军士战时必要的灵活。

    有人认为在如此负重之下,宋军军士难以执行战斗任务,并做出各种战时动作。但请注意,后世的特种兵大赛中,特种兵们要负重近35公斤的武器装备和生存物资,在毫无补给,有千余假设敌前后追杀、堵截的情况下,4天3夜连续奔袭近200公里,并同时还要完成二十多个诸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