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军中编制(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挥”;五营为“军”,军有“都指挥使”或“都虞候”,或称之为“军主”;十军为“厢”,这个厢有两万五千人左右,厢有“都指挥使”,也称之为“厢主”;两厢或几个厢为一个战略方向的集团,由朝廷派出的节度使统帅。至于“都”以下的编制,则是什伍之制,有军头、“十将”(辖十人)等士官的名称。

    范仲淹在西北时,为了更好地对付西夏,他也曾重新编组过宋军,他是以五人为“伍”,五个伍为“队”,五队为“阵”,二十队(2500人)为“将”。老范的这个编制,实际上已经有后世“组、排、连、团”的意思。

    这个方法后来稍加改变被宋神宗采纳,即:十人为“火”,五火为“队”,十队为“营”,根据作战需要,若干个营组成“将”,这个“将”下面有三千到一万人。后代称此为“将兵法”。

    上面的这些罗嗦了点,但我们可以看出,后世所谓“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组”的编排,实际上古时的军队中已经有了。就是这个“班”的名称,不知道是不是也来自于北宋禁兵中的中央直属卫兵中的“班、直”单位。

    东虽然内心里很想直接套用后世的单位编组,更好地和他的“军衔制”相匹配,但他还不敢乱来,因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脑袋热不要紧,热的糊涂了,这就是发高烧了,那可是会要人命滴。

    对陛下的旨意,张世杰很重视。如果宋瑞等人还好评估、琢磨这个军阶,那么宋军的编制问题,肯定就是由帝国的参谋院来拿主意了,尤其是张老大这个帝国的参谋总长。刘师勇的水军,早就已经分成了炮船(舰)队、战(分舰队)队等。陛下的意思,显然是针对他们步军的扩充。在景炎六年里,部分新军士已经开始受训,现在宋军中的每个人都意识到,步军的扩充就近在眼前。

    张老大这段时间可没少见陛下,当然,现在见陛下也很简单,他和卫王殿下整天就泡在大校场那里。

    其实对于即将开始的宋军重新编组,东的想法严格来说也很简单。因为他认为,任何军队的编制,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满足一个要求:你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战时目的。好的军队编制,对战争的结局也是有影响的。

    二十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两个集团的大决战中,当一方仍然采用战区的做法,它已经在战争的编组体制上落在了下风。你还在以区域来划分战时的职责,各自打着小算盘时,人家实际上已采用集中了几个区域力量的、更大的编组,即野战军来对付你了,你还不被各个击破?

    在东的心目中,团一级的兵力,尤其是步兵,在这个时代的多数情况下,是很难满足一定的作战目标的,就是守城,它的兵力都显得单薄。但旅一级的单位,则基本上可以满足要求。从古代的军队编组上可以看出,在进攻中,实际上还是以更高的师一级单位为主。特殊的兵种除外,如骑兵。

    他对张世杰讲了他的想法,并告诉张老大,他写的也就是个“浅见”,宋军的组成还是应该从战场、从军中来考虑,他的真正要求就是,宋军首先应当从建立起具有独立的作战能力的单位开始,这样以后才能发展成有强大进攻力量的集团。

    在了解了陛下的真实意图之后,张老大和参谋院的人很快拿出了方案。这帮武夫已经发现陛下有时候是喜欢“复古”的,所以他们还是定下了以“旅”为宋军基本的作战单位。军中的这个名称哪个名称,反正是名称,陛下乐意,当然用陛下的。

    他们的计划报给小皇帝,东当然是“少怀大慰”,他立刻下旨,定宋军新的旅级指挥使为“少将”,宋军的军阶以此为标准来类推。

    对张世杰来说,他费心思的,是还要考虑宋军中的哪些单位先期过渡到新军制,因为一旦决定,这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