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刘义,临来之前,陛下曾专门与文相、张总使和在下商议了一下,他认为,不管翁州之战打不打,到明年底,水师都将会扩充至战船近三百艘,随后他就将扩充步军。”苏刘义看了看他。
“但陛下的打算远不止如此,他认为朝廷的国策和军制还要变。”
苏黑手楞了楞,总算开了口:“陛下的意思是?”
“陛下并没有全部细说,但他的扩军方略应当是以精为主,他认为我禁军应该全是精兵。他提出了两条容兵部考虑,一是将来招收的军士,年龄应在二十五岁以下,一旦军士到了三十五岁年纪,即应休退,回家安度余生。”地,也是需要人来种滴。
“但陛下提出的另一条是,”刘师勇盯着苏黑手。“今后战场之上,将士们杀敌一人,赏田五亩,杀鞑子一名,赏田十亩,这些地,均免赋税二十年。水师则按击沉对方的战舰来算,具体如何,陛下要水师拿出方略。”
苏刘义真的大吃一惊:“这,这,这是大秦朝的军功授田?”
刘师勇言道:“是啊。我和文相、老张听了之后均吃惊不小。”
那天小皇帝突然冒出这几句话时,宋军的三个大佬都大吃一惊,他们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陛下。但小鬼头却“无辜”地说道:“朕看史书上写的好象和这也差不多,这没什么吧?只要能用,咱们不用岂不可惜了吗?”
所有人中只有张北佬的反应正常点,不过后来他说了,陛下曾在他面前偶然提到过一次“军功授田”,但并没有细节,他也没想到陛下这么快就提了出来。
苏刘义骇然言:“陛下这么做,朝臣们会同意?”陛下哎,您在这文风鼎盛的大宋朝竟然这样干,这简直是在“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刘老大叹息着说道:“刘义啊,你的担忧没错。军功授田实为激励将士的良策,如果实施,对士气影响极大。但我和老张商议后认为,陛下这怕是过于偏向我等。”不说别的,小皇上竟然要将地全给武人,文官们会没有意见?他们到现在还没拿到地呢。
“我与老张担心朝堂之上非议众多,对陛下会极为不利,故连夜请文相进宫面见陛下。”苏刘义眼中光一闪。
“但文相回来之后,告诉老张和在下,陛下旨意,我等无须过问其他,只管拿出军中意见。他更言,军中军纪要严,只要将仗打好即可。”
回想到哪个古怪的夜晚,文天祥快去快回后,竟然轻描淡写的就那么几句话,刘老大忍不住微微晃了晃自己的脑袋,他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苏刘义:“可是刘义啊,文相进宫的时间并不长,我怀疑他根本就没有进宫。临行之前,我曾又问过他,陛下的圣意究竟如何,但他说,问你就知道了。”
苏刘义默默地坐在哪里,但很快他说道:“将军有所不知,在设立军法处时,陛下曾就文武两道,对文相、刘义讲过他的看法。”
苏黑手将小皇帝在山坡上对他和宋瑞讲的话又仔细地讲了一遍,这下轮到刘老大吃惊不已。苏刘义认真地看着他:“在下和文相曾仔细商讨过,纵观陛下所为,他要改的其实是国制,在文武两道上,他的真正目的是……”
刘师勇眼中的光闪出:“文武分途。”
苏黑手一字一句地说道:“真正的文武分途。”
刘师勇明白了,小皇帝的兵部改组、立新军法、设军事法庭等等,并不是简单的偏向或眼前暂时的重视,他其实是在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军队系统,而文武双方职责上明确的划分,更将两者彻底分开。这实际上对武将们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这将让他们彻底摆脱过去文官的压制。
但是,这同样也是有条件的。苏刘义缓缓说道:“纵观历代典籍,对武人的指责主要有如下几点,武人干政、乱政;军纪败坏;作战不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