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秀夫和文天祥几乎同时站了起来:“陛下,琼州有陆相(文相)坐镇,臣愿随陛下前往。”
东摆了摆手:“那不妥,有你们在,就有琼州这个根基在,我们复国大业的希望就在,这更重要。”
他再度加码,问了一句:“你们认为张枢密是忠臣吗?”
没有人说话了。了解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如何地做。张世杰在帝国风雨飘摇的时刻所做的一切,没有人能否认。
“张枢密那边很重要,为了我们的复国大业,朕必须这么做。朕意已决。”东不给这些人以喘息,一锤定音。
屋内的每个人都很震惊,在这一刻,帝国的君主根本不像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他的决绝远超他的实际年龄。
东转过头来,看着杜浒:“杜将军,你愿意陪朕前往吗?”
那一瞬间杜浒的神情极其肃穆:“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琼山府,有心人都感觉到了最近气氛的变化,海面上的巡逻明显增加了,士兵的盘查也更严了。
在帝国哪个小小的皇宫里,杨淑妃、赵昺和官家三人又在一起用膳了。但今天,即使是淘气的赵昺也感觉到了沉重,他们都默默地吃饭,没有说话。
御膳很快就用完了,东站了起来:“母后放心,朕快去快回,不会有危险。”
杨淑妃的眼中是不是又有些东西在滚动?
“官家。”她没有说下去。
“母后,为了复国大业,为了让您和昺弟以后不再在海上游荡,也为了朕自己,朕应该前往。张枢密是忠臣,朕不会有事。”
杨淑妃眼中的雾色更重了,但她没有再说话。
帝王是不能、也不许逃避他的职责的,因为那样的后果,是整个帝王之家都生不如死。本朝的徽宗、钦宗结局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后宫嫔妃又落到了什么样的田地?
宋景炎三年八月,帝国的太后和陛下再度颁布诏书:授予帝国大臣陆秀夫为少师,文天祥为少保,张世杰为少傅。
而在此后不久,行朝的一个小船队悄悄地离开了琼州,这个五、六艘船只组成的船队,原先主要是为张世杰的大军运送朝廷提供的粮食和军械,现在,它又多带了几个人。
在哪次商议中,帝国陛下这个狡猾的穿越者,与他的朝臣一起,为他的此次出行共同定下了“秘密”这个基调。为此,刘师勇悄悄地撤换了其中一条船上的所有水手,而改以他亲自挑选的帝国水师军士,并让他的族人、陛下的“铁卫”刘尚文带队。同时,为了应付海上可能出现的意外,他还让谢复这个熟悉海情的“地头蛇”一同前往。
对东来说,他其实并不如何害怕。张世杰怎么说也是拥立端宗的功臣,而且他也相信张老大至少还能压的住那帮“杂牌军”,他哪里不会有什么问题。
再说现在张弘范还远没有到达沿海,这一路上并没有什么威胁,顶多就是海上有可能出现的风暴。有谢复这个常住海南的南蛮在,提前观察到预兆,并做一些必要的躲避还是应该能做到的。风险该冒的还是要冒。
为此他就带了道士、吉安、苏刘义和杜浒四人随行。有四大高手在侧,哼哼,一般的情况也就能应付了,人多了太招摇,反而不好。
东穿着便装站在甲板上,看着太阳在海上缓缓升起。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曾带他坐过一次海轮,但当时他兴奋过度,一夜睡不着觉,结果真到了看海上日出的时候,他却睡过了,这让他一直为他的首次航海而感到遗憾。
道士和吉安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没有打扰他,直到太阳全部的身躯露出海面,霞光普照之时。他们是不是真的对这个小皇帝也很恭敬呢?
无论东如何地盘算,他都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