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进来的太监为董文炳沏了一杯茶,然后他亲手接过来递给了董文炳。
董文炳眼中感佩之色一闪而过,他喝了一口茶水,开口说道:“依塔出所报,赵昰跑到了琼州,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我们终于知道他在哪了,坏事是他有了个落脚点。”
“嗯,大兄尽可直言,不必顾忌。”忽必烈期待地看着他。
“大汗眷顾,臣敢不效命。臣赞同塔出所断,赵昰原是要赴占城的,这从所俘宋军交代的陈宜中已经前往哪里就可推断。按理说,琼州是一个蛮荒之地,不适合落脚,又是宋室流放犯人的地方,赵昰无论如何也不会到哪里。就是去了,也只会是路过,而决不会上岛。虽说有养病的理由,以臣对故宋文人士子禀性的了解,他们是不会同意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使他们最终留在了哪里,这里面似有可疑之处。”
“大兄说的没错,朕问过留梦炎、叶李等人,他们也不相信。他们都认为赵昰应该去的是占城,那是宋室的属国,而且当年宋室在哪里还采购过稻种给南人耕种。”忽必烈说道。
但他的眼中却有点嘲弄的意味在里面。这些儒生啊,什么时候了,还要讲这种面子,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大汗,宋军的精锐早已被伯颜将军所灭,所以从实力上讲,他们并不足虑。他们攻打只有数千人守御的雷州,一月有余而无进展,就是证明。而张世杰空有十万大军,却不敢在岸上落脚,说明他已丧胆。臣真正担心的是……”说到这里,董文炳停了一下。
忽必烈盯着他:“大兄大胆地讲,朕决不怪罪。”
“西北,帝国真正的危险在西北之地。”
忽必烈站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大兄目光如炬,北边的乃颜,西边的海都,他们都在蠢蠢欲动。还是不死心啊。”
停了停,他接着说道:“朕想尽快解决宋室残余,大兄以为如何?”
董文炳也站了起来,躬身说道:“江南为朝廷的粮赋重地,为了将来可能的西北危机,臣也以为应尽快解决宋室残余。此外,文天祥在循州附近出现,紧接着就跑到惠州,其后突然失踪,很可能已和张世杰汇合,又或已前往琼州。这个人还是很有胆气的,绝不可小视,如果他和赵昰在一起,则可能会生出许多变故。”
“是啊,伯颜也向朕提到过他。听说他是南朝状元,虽为文人,却颇有肝胆。可惜啊,不能为朕所用。”忽必烈看着屋外。南朝还是有很多人才的,只是宋室用不好。
人才,他的眼中有着更深的东西在里面。
但他没有停顿很久:“那么大兄以为应该如何对付他们?”
“臣以为,以如今之宋军,只要击破张世杰一军,赵昰即使在琼州,也只能是坐以待毙。以臣的估计,占城未必会同意让赵昰前往。假道伐虢,反客为主的事他们不是不知道。这可能也是赵昰被迫停留在琼州的原因,因为他已进退失据。但为防万一,还是要让广南西路的史格和云南行省做出兵压占城的姿态,逼迫它不敢接受赵昰,如此赵昰只能留在琼州,或回到陆上。”
“另外,可再令一军攻略海外,威逼琼州,迫使其离开海岛,回到陆地。如此,可在陆上一鼓歼之。”
“若是他不离开琼州呢?”忽必烈笑问。
董文炳也笑了:“哪也可迫其自守。琼州岛是一块死地,只要击破张世杰部,琼州的赵昰不过是瓮中之鳖罢了。反之,张世杰所部在,其根本仍在。”
帝国大汗的眼中露出狼一样的目光:“如果我们先攻琼州会如何?”
董文炳喝了一口茶水,缓缓言道:“张世杰会救援其离去。臣在南方见到大海,与岸上不同,海域辽阔,目所难及。张世杰极易接应赵昰远赴海外,而我军还不习海战。刘深所失,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