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夕阳斜下(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黑血的汪氏躺在了马发的怀里,从她颤抖的嘴唇里传出来的,是越来越低、断断续续的话语:“孩子们……已经……让……人……送走,妾……先……走了。”

    马发的眼中涌出热泪。

    宋景炎三年二月底,马发率军民死守月余的潮州城陷落,马发死难。这是宋溃亡后落入元兵手中的最后一座州城。城陷之后,为报久攻不下之恨,唆都下令屠城,“焚民室庐,城中居民无噍类”,即使是那个献门的黄虎子,他的脑袋也没有留在他自己的脖子上。整个潮州城仅有三人逃入一小巷幸存,后人名其巷为三家巷。

    ……

    广州。府衙。

    吕师夔神情阴晴不定地坐在那里,这位前宋京湖安抚制置使、襄阳守将吕文德之子,自从随其叔吕文焕投降北元以来,凭着对南宋最后抵抗力量的绞杀,现已坐到了北元参知政事的位子。他在等人,他也没等多久。

    一个文士在两个人的陪伴下,哦,也许是“押解下”更确切,进了屋里。哪个文士无论是眼神,还是脸上的神情,都显得那么萧索和憔悴。

    看见他进来,吕师夔站了起来,挥了挥手让两个手下出去,然后客气地说道:“鼎卿兄,请坐。”

    文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丝傲气,哼了一声。

    耳闻此声,吕师夔的眼中露出了恼怒的神色,但旋即又恢复如初。

    “吾知道鼎卿兄瞧不起在下,但鼎卿兄是否想过,在下当初那么做其实也是情非得已,就像鼎卿兄是为了广州的百姓哪样,我也是为了江州的百姓才出此下策。”

    闻言,文士的脸上一黯,但很快又回道:“镇孙无兵,广州的城墙也被你们拆了大半。吕大帅其时要兵有兵,又有坚城,怕是不能和在下比吧?”

    吕师夔尴尬地笑了一下:“其实我们都是为了百姓,你当初……当初所为究竟为何,咱们大家,包括朝廷都是心知肚明,你我在这上面又何必再争执。”

    他停了一下,看了看低头不语的文士,换了一种恳切的语调接着说道:“陛下一代圣主,求贤若渴,久闻鼎卿兄大名,特命在下恭请兄台赴大都。鼎卿兄大才,一直受到贾似道的压制,在南朝不能一展才华,眼下却是绝好的机会,也许将来师夔还要靠兄台多多照拂,望鼎卿兄能体察陛下的美意。”

    这个文士就是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的状元张镇孙。

    景炎元年十二月,元军南下广州,赵溍弃城逃跑,广州城第一次陷落。第二年的四月,由于忽必烈招南伐之师北返,北兵暂时撤离,张镇孙就以广州制置使的身份又光复了广州。但在塔出的指挥下,广州很快就又被唆都与吕师夔的两路兵马合围。这个时候张镇孙手上没有兵,而且广州的城墙已被元兵拆了一部分。为了保全全城老幼,他最终以不屠城为条件,和侍郎谭应斗一起举城投降。

    在其后的日子里,张镇孙过的并不好,每每在睡梦中仿佛看到天下人鄙视的目光,时不时大汗淋漓地从梦中惊醒。

    塔出也不是不明白张镇孙当初投降真正的原因,因此为了防止万一,在奏报忽必烈之后,他下令吕师夔仿临安的做法,彻底拆毁了广州的城墙。

    当下,听了吕师夔所言,张镇孙冷冷地哼了一声:“那是你的陛下,而非镇孙的陛下。镇孙不会离开岭南,镇孙已没有面目见天下人了。”

    说完,他的神情再度黯然。

    “鼎卿兄又何必固执,留梦炎留相不也去了北边?”吕师夔温言劝道,同时在他的眼里也有着鄙夷的神色在闪动。

    文人,文人又怎样?该换皇帝拜的时候还不是一样?忠于皇上,哪个皇上不可以忠?哪来这么多讲究?也就你们几个不识时务的家伙死脑子。还有哪个原来和自己交好,在自己眼里最是奇人的谢枋得,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