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鞑祸患,兵锋及于河洛,受此波及,黄陵值守之人四散奔逃,无人用心打理,显得十分落寞荒凉。近年渐渐太平无事,逐渐回复旧观,然与当日鼎盛之状还远远不如。
赵坤元飞到山脚,为表虔敬,不敢飞凌其上,忙将遁光按落,朝圣陵下拜,叩祝了一番,方才循阶登山。等到了陵前,再次跪拜施礼,默祝一番,用了玄功幻化,土遁而入。
内里先是一条齐整的石路,顺路又行了里许,便达内寝。只见面前两扇高大石门,紧紧闭合。石门不知用什么美玉雕铸,内中宝光荧然,在这黝黑陵墓中越发显得透亮。看来无华氏诸妖尚未来得及盗宝,一应前古圣贤所设禁制,俱毫无损毁,只是灵效大为折减。
忙按着上清玄功心法,凌空书写神符,扬手往石门上一挥,由当间裂开一道金光,上下闪烁几次,石门轰隆暗响,自动往左右两边移开。
赵坤元心中大喜,又跪在门前,虔诚默祷,祈请圣帝真灵庇佑,赐下二宝,以完天劫。正要抬腿迈步往寝门中走进,忽见石门外间靠壁上插着一面白骨小旗,污血为墨,书就鬼符一道。
如此圣神安寝之所,如何来这样的污物,赵坤元也未多想,抬手拔起,便是如今他这般深的功行,一时大意,指尖微麻,不由恼怒起来。
原来这面示警符旗,便是无华氏父子与穷奇所遗。这些时日三妖尸仗着妖道金花教主钟昂父子的投靠,潜入圣陵,伺机盗宝。只因为时机未到,灵符依旧奇效,无法破门而入。三妖尸乃留下妖符,一来警告后来取宝之人,二来也有传音之效。
赵坤元哪将这点鬼蜮伎俩,放在心上,运转玄功,祭出丹田真火,将符化为灰烬。
再看圣陵内寝,十分宽大,四壁俱刻着许多图谱,旌扬轩辕黄帝的战功德行。迎面一座数丈长短的石案,上设诸般祭器。案前地上,一字排开九座大鼎。两旁还有一个油釜,釜中静静染着一朵万年灵灯,虽只灯花如豆,光焰却布满四下,视物毫无阻碍。
石案后的灵榻上摆放着一具棺木,棺木之后的石壁上浅刻圣帝真灵图形。当年黄帝乘龙飞升,此处实乃衣冠冢。棺木内里便是昔年黄帝所遗旧物。灵前及棺木左右树立有好些顶盔披甲、执戟佩弓的卫士石俑,一个个端然正立,身材高大,端的是庄严肃穆,令人屏息凝神。
虽然知道九嶷鼎与昊天镜便藏在石壁之中,可是不知具体方位,且圣帝真灵所在,强用功法破壁搜寻,实乃大不敬的罪过。赵坤元先前已然祝祷通诚,请轩辕黄帝指示仙机。忽然察觉棺木左侧石壁镌刻桥山龙驭景象之处,微微宝光晃动,连带着跨坐在黄龙脊背上的圣帝真容似有笑意。
再近前观瞧,果然石壁上的人像面目如生,微笑不语,但用左手虚指身后,注视着赵坤元。
一刹那间,灵光闪烁,赵坤元心中了然。连忙跪倒在石壁前叩拜道:“圣帝真灵不远,小子只为化解千三大劫,不得已来此叨扰。还请圣帝赐下鼎、鉴二宝,助我完了封神事业,上慰天心,下安黎庶。或有罪愆,全在小子一人,俯乞鉴谅!”
话音未落,那石壁上烟霞弥散,混沌一团,不一刻石壁内里精光大作,嗡鸣作响,陡然裂开一个石洞,飞出两团宝光,作势欲飞。
赵坤元再不迟疑,忙用玄功幻化出两只金光巨手,牢牢将这两团宝光握住,施法定住。仔细一看,便是九嶷鼎与昊天镜两件前古至宝。大喜不已,复又跪拜圣帝灵位之前,叩谢赐宝之恩。
再看这一鼎一镜,九嶷鼎,不过二三尺高下,灿然若金,鼎盖上蹲着一个异兽,鼎腹上也满刻着许多奇禽异兽与山岳风云水火之状,上书不少丹书古篆,形制奇古,光彩灿然。昊天镜虽只一尺方圆,非金非玉,甚是沉重。镜背刻有蝌蚪文古篆和诸般云龙奇鸟之形,看似杂处聚集,细看却丝毫不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