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不了,那只能承认他们的存在。
大明朝的文官们是怎么看短毛的?——还是一窝子反贼,只是奈何不得他们,才不得不暂时招安,优容一二。但“将来迟早要收拾这伙人”——吴三桂虽是武将,却也知道朝中持此论调的人为数不少。
短毛自己也很清楚,不过他们似乎并不在意,有时候甚至还故意把“反贼”二字挂在嘴上,吓唬那些企图用“朝廷规矩”来威胁他们的对手。还别说这一招很管用,至少迄今为止,除非他们自己愿意,否则那些文官从来没有能在短毛身上讨到过什么便宜。
可是短毛敢这么嚣张,是依仗着他们背后强大的琼海军,以及更为强大的经济实力,他们对大明朝没什么依赖,当然也就不用看朝廷的脸色。然而辽东镇能做到这一点吗?辽镇的武力说起来也很强,可那完全是朝廷出钱出人,一手置办起来的。辽镇上上下下,数万人的兵甲粮饷,完全是依赖着大明朝廷的供给。吃谁家饭那就受谁家管,辽镇的军官敢贪污,敢阳奉阴违,甚至敢临阵脱逃,但是这帮人终究没胆子说出“我们的军队朝廷管不着”这种话。
“那些文官是个什么德性,小吴将军你也知道的。鸡蛋里尚且要挑出根骨头来。如果此番处世不够谨慎,纵然你们辽镇在战场上取得了天大的功勋,恐怕也了算?”
“自是宁远伯一门。”
“是啊,宁远伯李成梁,以及他那一堆好儿子: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樟,李如柏……将星如云啊。辽东原本是李家军的天下,可惜如今已经败落了。李永芳丢尽了他祖宗的脸,也彻底失去了李家军的荣耀。”
“如今的辽镇乃是祖家军,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祖宽……勇将也很多。只可惜令舅在大凌河一战中未能坚持到最后,投降了鞑子。”
“那只是权宜之计!后来又逃回来了!”
吴三桂立即申辩道,祖大寿既是他舅舅,也是辽东镇核心人物,于公于私他都得为其辩护,不过庞雨也没和他争辩,只淡然道:
“听闻皇帝招他入京师朝见,他去了吗?或者咱们说的更直接一点——他现在敢离开锦州城吗?”
吴三桂不说话了,短毛这帮人对辽东之事了若指掌,在他们面前硬撑实在没意思,白白丢脸而已。反正这伙人对大明也没什么忠诚可言,向他们证明自家舅父对朝廷的忠诚毫无意义。
而庞雨接下来的话,更是直接让吴三桂竖起了耳朵:
“祖大寿将军经此一劫,虽然保住了性命,可是对辽镇诸军的控制力肯定是大幅下降。而祖泽润,祖泽傅那几位,将来显然也不可能再代表辽东将门了……辽镇将门的下一代中,目前看起来,当是以小吴将军你为首。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祖家军变成吴家军,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休……休要胡说!”
吴三桂一惊之下几乎是弹跳起来,手指向庞雨,脸色扭曲着,却只迸出这一句便再无下文。
庞雨也不搭理他,依然自顾笑道:
“勇冠三军,孝闻九边——小吴将军,好好保持住这个名声吧,这是你最大的优势。大明朝廷需要一个既忠孝两全,同时也勇敢善战的辽镇领袖,而对于祖大寿将军来说,自家亲外甥总比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要可信些。把握好这中间的平衡,你未来的道路就会很宽广。”
庞雨这番话听着高深莫测,实际上全是废话——压根儿不用他来说,历史上的吴三桂原本也就是这么一路走下去,顺顺当当便成为了辽镇统帅。不过这时候的吴三桂可不知道啊,一听之下只是觉得极有道理,不由自主便点了点头。
但庞雨接下去却又道:
“可是,如果小吴将军你主动跟咱们琼镇的反贼勾勾搭搭,那朝廷大佬们心中恐怕就会有些疑虑了,到时候他们还认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