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四六 张申岳的决心(第2/3页)  迷失在一六二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发生了什么,你关注过吗?”

    不等对方回答,庞雨站起身来,在后面的柜子里翻寻出一堆新地契,直接把它们摊到张申岳面前:

    “这是老严他们送来的存档副本:有些人还没拿到地契就把它卖了,做契约的时候直接要求写上了新买主的名字!而另外一些则是转手雇佣了原来和自己一样穷困的贫农做佃户。  地租田赋还跟原来收地一样多——仅仅因为后者运气不好。  没赶上我们的分田。  ”

    张申岳不相信的翻看着那些文件,脸色却是越来越白:

    “不应该的……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才是正常的结局。  ”解席终于也开口。  “以那些农民的见识,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到地上进之路了。  ”

    手指点着几张契约,上面明显都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同样也是姓王,庞雨哼哼冷笑:

    “如果善于经营而且运气不错的话,若干年以后,这就将是第二个王大户,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循环,除了户名更换以外没有任何改变。  ”

    “我们可以教导他们……”

    张申岳仍在坚持,但声音已经低下去很多,庞雨很无奈的摇摇头,继续反问:

    “教他们什么呢?……农会?合作社?还是人民公社?这些制度在我们自己的那个社会成功了吗?而且最重要一点——这边有多少人懂这个?除了咱们这十三个现代人,还有谁能听懂这些名词?谁还知道它背后的寓意?就算我们十三个人统统支持你,就算我们都知道应该怎么推行这些制度,我们各自带些人分散下去,大概一人能控制一个村,充其量可以掌握住十三个村子——然而可能这么做吗?琼州府还要不要了?商业渠道还要不要发展?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不仅仅是农村!”

    一连串地质问让张申岳瞠目结舌,他原本是做好准备。  想和庞雨好好辩论一下关于方针路线的选择问题,却不料对方根本不跟他谈这些,直接举出来一大堆实际问题。  而且还都是无法解决地问题。

    “还是缺乏基层干部啊。  ”解席在旁边叹了口气,“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说:要建立属于自己地人才队伍,明王朝的官僚体系终究不能依靠。  ”

    “但我们地发展步伐却不能因此而减缓,我们不可能停下来慢慢等人才。  所有一切,都只能因陋就简。  立足当前。  ”

    庞雨放下手中文件,坐到张申岳对面。  正视着对方:

    “从搁浅登陆的那一天起,我们所做地一切,都只能是立足于当前允许的条件。  到现在其实也是一样……老张,如果说当年那批开国元勋有什么最值得我们学习地地方,我觉得应该是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地实际——王明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执意要学习苏联,明显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那我们跑到明末却非要照套当年土地那套政策。  难道不是一样的教条?”

    “明末和土地时期很多情况都类似,但毕竟还是有差异的……”

    见张申岳还要坚持的样子,解席连忙插口:

    “至少,现在满洲兵还没入关,民族矛盾这一条还没凸现,老百姓主要反对的依然是官府。  ”

    张申岳沉默许久,终于抬起头来:

    “好吧,看来我原先考虑的是不太周到。  不过。  既然你们都说需要建立基层队伍,我想总应该有人带头地……我打算下农村去。  就是王家庄好了,从那里开始。  ”

    解席与庞雨对望一眼,张申岳果然是个很实在的小伙子。

    “那炮兵组的事情……?”

    “吴季会接手的,现在已经培养出几个新炮手,少了我那门炮一样打得响。  ”

    庞雨本来还打算说些什么。  但见张申岳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