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县学学生闹事了(第1/2页)  大宋天子门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了耿荣的保证,邝家三兄弟终于放下新来。待送走耿荣之后,老大邝龙腾不由得讥讽起沈耘来:“亏得老子心惊了几日,看来这个新知县,也不用放在眼里。二弟三弟,走,咱们去看看那些田产,顺便叫那些佃户莫要乱说话。”

    邝氏三兄弟自然扬长而去,但他们口中的沈耘,此时却夜以继日,把蒋知县就任七年内的中卷宗看了个大半。

    不得不说,大宋任何一个进士都有他的特长,比如这位蒋知县,怠政之后还能够寻找出许多看似合理的理由,这份心思就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到现在为止,沈耘整理出来积压的案件就有两百多件,有些甚至苦主都在那场逃荒中不见了踪影。

    七年之间,居然仅仅兴修过两次水利,而总长也不过十里。要不是安化县有泾河的支流撑着,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办法生活。而因为水利惹起的事情也不少,许多地主占着人多势众,霸占水源;也有不同村落宗族争水斗殴导致死伤的。

    其他的种种也同样是一团糟,难怪安化县作为州城还破败成这个样子。

    放下手中的卷牍,沈耘仔细地收起这几日来抄录的一些重要材料。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就是要将纸上写下的一桩桩事情逐一攻破。而在这些纸张的最上首,写着的便是要重建百姓对于官府的信任,有了百姓的支持,沈耘接下来的计划才能够更好地实施。

    而就在这个时候,金长岭一脸惊慌地跑进来呼喊:“不好了,县尊,大事不好了。”

    “金县丞莫要惊慌,有什么事情,且慢慢说来。又不是大火烧到了后衙,如此坐不住。”沈耘站起身来,拎起案头的茶壶倒上一杯水递给金长岭,看着金长岭一口气喝完,这才问道:“说说,发生什么事情?”

    “咱们县学的夫子和学生,因为数月贴补未曾发放,所以要去州衙上书。”

    县学虽然是官学,但除了学田,再无其他经济来源。因此如夫子的酬劳,学生的贴补,都是县衙负责。沈耘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走马上任后,爆发的第一个问题居然会是这个。

    任何时候,读书人都是一个惹不起的群体。后世改天换地,也是一群穷学生率先开始闹事情,然后居然就联合了工农群众,一举将那三座大山给彻底推倒。哪怕沈耘刚刚就任不到十天,可是这些人闹腾起来,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走,驱车去县学。”

    想也不想,沈耘便走出了后衙,与金长岭乘着马车匆匆来到城西的县学里。

    没得说,县衙都是一副破败的样子,县学更是不用提,勉强能够遮风挡雨,房道:

    “今日,我便看看,这县学究竟还有多少人请假。”

    依照名册念下去,县学学制八十人,居然有三十人便不在其中,沈耘的面色顿时阴沉下来:“自现在起,家离县学一里的,三刻时间;五里的,着马车,一个时辰;往后每增加一里,加时一刻,你等去叫人。限时不到者,即刻逐出县学。”

    “县尊,县学学生的开革,应当上禀学政,待学政首肯,才能施行。如果县尊一意孤行,我等只好禀告学政前来查察了。”在这教谕眼中,知县可以考校县学学生的学问,也可以对县学进行赏赐,但是绝对不允许他插手县学事务。

    只是沈耘并不理会这几个教谕的愤怒,反倒是摇摇头说道:“学生闹事,你等非但不镇压,还要坐看,这是其一;放任学生私自外出,教学不严,这是其二;我也要向庆州学政上一份书信,告诉他安化县学有名无实,本县要重立县学。”

    任谁都没有想到,沈耘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就连金长岭都吓坏了,急忙小声劝告:“县尊,莫要一时意气,这吏部考功司的官员秋后就要下来了,此时重立县学,只怕县尊会落得败落教化的评价,于县尊往后的升迁不利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