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我能不能问你,你为什么看上我们家李乔”。
这个洛巴罗夫不好回答,最直接的原因是机场那张报纸的一瞥,但是根本原因还是洛巴罗夫几十年足球生涯的直觉。
“直觉”。
“直觉”?
“对,直觉”。
“但是中国像我们家李乔一样的孩子很多”。
“不,不,乔是我看过最有天赋的”。
“不瞒你说,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小时候的舍甫琴科一样”。
李山觉得这话太大,没有接下去。
“但在乌克兰不是有更多有天赋的球员吗,你何必来中国找”?
“哈哈,不一样,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洛巴罗夫环顾四周日新月异的城市,说:“中国是未来,得中国者,得未来”。
*****
这句话让李山震惊,作为一个没有出过国的中国人,李山很难想象现在的世界是怎么看中国的,更不知道在乌克兰人眼里,中国是怎么样的庞然大物。
他只对中国足球一次次的失利而气馁,他以为中国足球在世界上是抬不起头的,其实他也想过直接送李乔出国学习足球,只不过那费用是卖了李山也还差十万八千里的。
但他不知道是,在足球的世界有一样东西可以决定一切,那就是钱!!!阿布用钱可以买来切尔西,可以买来冠军。
中国足球在改变,特别是年轻人,中国足球慢慢的用金钱垫起了雄厚的基层,唯一欠缺的就是一点点魔粉。
而那魔粉就是——有梦想的年轻人——就是李乔这样的年轻人。
在经过一番解释之后,李山如醍醐灌呢”?这让李山犯难了,李山总不能说我要买条火腿送你,那人家肯定不要啊。
“火腿”,洛巴罗夫大喊。
“嗯”?难道这个乌克兰老头是个吃货,那就好办了。
“乌克兰也有火腿”?
“当然,当然,差不多也有一条街专卖火腿的,只不过没有这里这么多,和中国比,感觉乌克兰什么都小”。
李山只能呵呵。
“那我们进去看看”?
两人走进店里,老板很热情的迎上来。
金华火腿名扬天下,来买火腿的老外也不少,老板一上来就一句wele。
“我会汉语”,
“老板这个怎么卖啊”?
老板一看,原来是行家,收起本来准备的一套对付老外的说辞,拿出本地人一套介绍起来。
“这么贵啊,自己吃,包装不用这么豪华吧”。
李山一听,也是一愣,心想:“这洛巴罗夫何止是中国通,真是通中国”。
毕竟洛巴罗夫和老板聊天的口吻已经是李山媳妇的水平了,绕了半天,侃了半天,其实就是要杀价。
话说这杀价是一门绝学,洛巴罗夫能学会,可见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充分了解。
“你这老外,怎么比金华本地人还刁”,老板说。
“哈哈,我也是中国人啊”,
老板摇摇头说:“比我还会忽悠”。
三人哈哈大笑,中国人就是这样,只要一笑,生意就算成了,洛巴罗夫心满意足的杀价完毕,准备付钱。
“这个我来,我是东,你是客”。
洛巴罗夫对中国所有的文化都很习惯,除了这点——抢着付钱,他觉得公共场所这样非常尴尬。
于是洛巴罗夫愣住了,这抢着付钱就如同二人转一样,需要配合,一个抢,一个推,抢的越凶,推的就要越猛。
最后其实该付钱的还是付钱了,该不付钱的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