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号的船员们可没等郑芝虎想出什么来,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到了春晓号的泊位,然后从跳板上快步登了船。
最后一个水兵冲到船的前后方,分别把缆绳解开,接着从跳板上了船,一旁等着的几名水兵一起把跳板收了起来。郑芝虎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水兵,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水手都穿着白色的制服,但是这些头戴着蘑菇一样的大盖帽的水手们动作未免也太流畅了,从登船到收跳板,一切都像一场排演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表演一样顺畅。
他回过头,视线越过身后三个还在发愣的船长,看到了船首方向,十多个水兵正在从桅杆下解开缆绳,一起喊着口号开始升帆,帆布软帆在整齐的号子声中逐渐升起,这面帆的帆布装上去并没有多久,但是已经开始有一些补丁了,其实帆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是杨俊博想要体现出海军的新传统来,用打过补丁的船帆来体现元老院海军的历史沧桑感。
帆上面是一面蓝色的旗帜,旗帜上是一颗四棱星,这个放在旧时空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就是北约的标志。在本时空,更就直接被元老院的这帮熟悉各种抄袭的元老直接用来当作新的国旗了,尽管要等到一月二十日的全体代表大会中才能决定,但是大多数元老已经开始默认这就是国旗了。此时这面北极星旗在海风中猎猎飘扬,让无论是商务部还是海军众的元老心中充满了自豪感!码头上正在负责警戒的陆战队员见到春晓号正在出航,纷纷立正向春晓号敬礼。
春晓号上,钟斌在继续发布着指令,“右舵十五,目标,出港水道。”
马上尾楼上的舵手立刻大声回答,“右舵十五,目标,出港水道。”
水兵们依旧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的在绑缚缆绳,有的在清理甲板上略微有些纷乱的杂物,几名瞭望手则顺着桅杆往着举起了望远镜。这个望远镜立刻就把郑芝虎的目光吸引过去了,他作为郑家的二号人物,望远镜这东西倒也见过不少,往往都是一个长筒,可以根据伸缩来看远处的目标。但是钟斌现在举起的这个望远镜却是双筒的,并且还用绳子挂在了脖子上。他还没来得及凑上去找钟斌借来看,就突然看到一旁的一个水兵举起了一个三尺长的圆筒,然后横举着把眼睛凑到中间向前观看着。
这是圆筒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郑芝虎心里充满了疑问,还没等他想起要问,就听得那个举起圆筒的水兵大声喊道:“距离两链!”
这时又有一个白色水兵服右臂上绣着蓝色大大的“v”型臂章的水兵走上前来,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半圆形尺子,举起来对着两链外的木桶看了看,口中还念念有词,不过全是郑芝虎听不懂的话,然后他轻轻地摇动起炮管下方的几个轮子,然后炮管就灵巧地俯仰起来。
郑芝虎和船长们都见过炮手开炮,这些炮手瞄准什么的全凭经验,有什么门道也是秘而不宣。毕竟一条船上不过两三门炮,要是被人学了去自己吃饭的本事,以后在团伙里的地位可就不保了。但是眼下这些中国的水兵却跟自己知道的那些炮手瞄准起来完全不同,四个人越看越觉得糊涂,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他们也觉得不方便露怯,就都默不作声,紧紧盯着一里外的那个木桶。
他们知道,在郑家舰队中,最好的炮手用最好的红夷大炮最多也就是能打中个半里左右的靶子,眼下这些中国人的炮虽然看起来很新奇,想必射击这一里外的目标也是没有可能命中的,不由心里都藏了一份等着看好戏的心思。
“开炮!”随着钟斌的一声命令,炮手扣动了弹簧炮的扳机,只听得“哐”的一声,就见的炮口弹仓里的炮弹眨眼就不见了。而且让人惊奇的是这弹簧炮发射的时候竟然一点烟都没有。
远处的第三个木桶到第四个木桶之间偏向第四个木桶大约十多尺的地方突然间发生了爆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