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正常流转。因此合
理制定一个储存的标准十分重要。在储存管理中较为常见的两个制定标准是经济批量(最佳订货量)和保
险储备(安全存量)。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两种标准的一般制定方法。
1) 经济采购批量的确定
一般而言,仓储管理的费用包括仓储费用和采购费用。经济采购批量是确立一个最佳的进货数量以求
得两者的平衡。较大的批量导致了较高的库存水平,但采购次数较少;较小的批量导致较低的库存水平,
但具有较多的采购次数。下图表明了两种费用随进货数量变化的情况。
费用 总费用
储存费用
采购费用
经济采购批量 数量
图14-1 经济采购批量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批量较小时,仓储费用较低,但采购费用较高;反之,仓储费用高,但采购费用
低。而其中代表仓储费用和采购费用之和的总费用曲线在仓储费用曲线和进货费用曲线jiāo叉时获得最小值。
我们所确立的经济采购批量就是对应这一最小总费用值的采购数量。
在此,我们给出计算经济批量的公式,过程就不再推导了:
Q=
其中Q-经济批量;C-固定进货费用;D-年销售量
I-平均年仓储费用率(元/单位库存价值)
Ci-单位商品成本(商品价格+运杂费)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采购批量总是选取一近似值,这是因为总费用曲线在经济采购批量附近的变动相
对比较平缓。在一小范围内,采购数量所引起的总费用变化很小;所以,不要求很精确地按照经济采购批
量进货,只要取大致的一个整数就可以了。
2) 保险储备的制定
一定量的保险储备对于商业企业保证销售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实际需求总是围绕平均需求量上下浮动,
在商品需求大于平均需求的情况下,没有保险储备,就有可能缺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同样地,我们在此给出计算保险储备的步骤:
a) 获取历史销售量数据
b) 计算标准方差 期望值 = 标准差 =
其中 -标准差 d-实际与期望值的差值
-事件发生的频率 n-总观测值
c) 确定保险储备定额
在此,我们的计算是假定需求的变化是正态分布的,所以可以利用[ - , + ]的区间来确定保险储备的
量。根据正态分布理论,当偏差取3 时,保证程度几乎达到100%。
(2)库存分析
仅仅依靠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经常对库存进行了解、分析以评定管理工作的
绩效。
库存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商品储存量分析:
前面所介绍的方法是以平均需求不发生大的变动为前提的。如果商品需求在较长时间内发生持续xìng变
化,就会在储存量上得以体现。此时,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分析其原因,及时对仓储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
2) 商品储存结构分析:
对库存的分析还应考虑库存结构是否合理。商品库存结构的不合理是指当总的库存量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