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托帝国,是在尖塔事件后建立起的国家。大体分为城区和难民区两个部分,政府位于整个国家中心,城区围绕政府而建,外围便是难民区。两地巨大的差别让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人都会感慨万千。城内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钢筋水泥灌注的都市丛林中一个又一个人在里面醉生梦死,金迷纸醉;城外满目疮痍,不堪入目,战争后留下的痕迹在这里依稀可见,坍塌的房屋和肮脏的街道,废弃的商店和爬满青苔的教堂,似乎没有人能在这里生活,但是,这里却居住了阿姆斯托帝国的大部分人口。
难民区与城区的交界处的一栋废弃的住宅楼的地下室里,桀凡趴在床上,借着那昏暗的吊灯灯光,读着一本被撕了一半的读本。他旁边摆着三张床。离着他大概3米远的地方正在做饭做饭的女人是他的嫂子,叫阿珍。他嫂子怀里抱着一个小孩,那是他的小侄女儿,才6个月大。虽说是做饭,也不过是把一些存放了不知多久的罐头放在一个小锅里煮热。他哥坐在离他最远的那张床上。是个才过30岁的中年人,名叫桀不财,瘦瘦高高的,带这个眼睛,胡子挂的不是很干净,衣服勉强套在身上,看起来有点邋遢。桀凡自己也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和这个比他大10来岁的,长得一点也不像他的哥哥一家住在一起的。桀不财正坐在那里,等待着床头那个老旧的电话响起。这是他唯一的工作,也是养活这一家的手段。
他,是做区域走私的。
区域走私,是在阿姆斯托才有的专有名词。
阿姆斯托的城市两级分化十分严重,两地居住的居民地位之间的差距也不言而喻。除在建国前为见过效率的军人后裔和建国后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历代公职人员及其后裔,能受得起城区高额赋税的人们住在城区内以外,还有部分交不起赋税的人生活在所谓的难民区。难民区的人生活没有丝毫保障,而且政府为了限制难民区的扩张,颁布了药品出入限制法案和城镇隔离法案,在城区和难民区间拉起了一圈高高的铁网。并每隔80米都会有智能维和机器人守卫。从此城区与难民区隔绝。在艰苦的生存条件下,难民区的居民大部分都疾病缠身,对药物的需求量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药品价格在难民区普遍很高。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在金钱的驱使下,不少人无畏严厉的限制法案,在城区和难民区之间走私药品。也就是俗称的“快递”。
漫长的静默后,电话铃响了。桀不财迫不及待地接起了电话。
“喂,您好,这里是‘超凡快递’。请问有什么需要服务的么?”与他的外表不同,这声音给人一种十分正式的感觉。
“好,那么如果方便的话,关于这次的运送委托,我希望能够和您进行面谈。”虽然声音依旧很正式,但能听出难掩内心的激动。
“好的,我这就来开门。”桀不财说话的时候,声音有些颤抖,额头上也浸出了冷汗。
看样子,这个订单并不好处理。
“该死,我明明隐藏的这么好,还是被找到了。”桀不财紧张地喃喃道。他放下了电话,把衣襟稍微整理整齐。向桀凡叫到:“小凡,你先带着你嫂子和侄女儿到地下二层去!”说完,他把门一甩,迈步走向门口。
桀凡也并没有多问,只管和那两人到地下二层去了。
在地下室门口,桀不财站在那里。他的心跳的很快,迟迟不敢开门。他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隐蔽工作向来做的天衣无缝。这次的委托人居然能找上家门,想必很不简单。桀不财咽了咽口水,把眼睛扶正,扭动了门的把手。
对面街道边坍塌的废楼也如往常一样无精打采的立在那里。厚厚的灰土依旧覆盖着街道,上面能看到些许刚刚留下的脚印,脚印小小的,像袖珍版。循着脚印一路看去,一个不足门框一半高的小女孩不耐地站在门外,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