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六章 陈汉的权‘二代’们(第3/4页)  主宰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代理管带的资格了。

    如今两个人一个在南洋水师的第三机动分舰队服役,去了印度;另一个在第二机动分舰队服役,去了檀香山。

    两人面对面已经坐了很久,石易阳仰头越过玻璃窗,看着外头天空的月亮,而张宇却慢条斯理地端着酒杯,在观看酒店深处水师同僚们的嬉戏。

    喧闹声中,一行人慢慢走向二人,张宇眼睛亮了亮,用手轻轻地敲了一下桌面,提醒着石易阳,然后脸上浮现起一抹灿烂的笑容,站起身整理着军装。

    来者不是朱世福,也不是叶焕,当头的乃是杨栋。内河水师提督杨世金的二儿子。

    虽然陈汉的军队和官场还远没有‘沦落到’阶层固化的地步,但不可否认,不管在任何年代,阶层都是确实存在的。

    如杨栋、石易阳和张宇这样的二代,在陈汉的各大水师舰队当中,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或许在军队里做不到出类拔萃,但只要是和平的年代里,这些人的升官晋级,比不上有背景又有能力的天之骄子,却也绝对比只有能力没有背景的平民草根出身的精英,要快上许多。

    战争是人才进步的催化剂,这句话绝对不假。

    只有在战争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如杨栋这般背景的二代们,背后的靠山的影响力才会减弱到最低。

    否则就完全相反。

    这一点上,陈皇帝再是三令五申的严令禁止,也不可能完全做到。

    “哈哈,你小子是长胖啦?脸都圆了。真看不出来哦,你们当兵的日子也过得蛮滋润的嘛!”跟在杨栋身后的一个小年轻,一边向石易阳和张宇散着烟,一边笑嘻嘻地调笑着真的长胖了的石易阳。

    “人家老石这会可是去了印度了啊,那还不是掉进福窝里啊?性福死了。长点肉算什么。”

    石易阳被人接连调戏,也不恼怒。他们这些人如此的小玩笑是经常开的,“我是真奇怪了,这建军节的,你们这群人跑来新加坡干嘛?”

    “我可不相信你们是真的欢迎我和张宇的。”

    杨栋借火点了一根烟,长吸了一口吐了出来,“老石,我们真的是来欢迎你们俩的啊。这一去都半年多了,咱们老朋友么,搞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有什么不对的?你这样说,真的是伤兄弟们的心了。”

    旁边的张宇一脸的嫌弃道:“得了吧。快别说了,说的我都要吐了。”

    “说真的,什么事儿需要你们几个都跑过来?”

    “就檀香木的事儿。”

    “檀香木的事儿?”石易阳和张宇彼此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全都是红果果的不相信。“檀香木的事,说一声还不行么?有必要让你们亲自跑来?”

    “有必要,很有必要。”杨栋和一同来的几个人,齐声喊道。

    几个人入座,杨栋压低了声音对张宇和石易阳道。

    “我跟你俩说啊,这檀香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价格一定会飙升的。”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你总该知道吧?”

    “皇帝亲口说的,一定要保护的民族瑰宝。前些日子在整理修复,清理积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藏经洞。挖出了南北朝到北宋年间的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数万件。”

    佛教在眼下时代的中国,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就算道家这些年有所起色,民间的基础,佛家还是胜过道教的。

    吴承恩的《西游记》影响力太大,以至于很多老百姓都以为天上的如来佛祖最牛逼,天庭的一干神仙都是吃干饭的,他们只会了解那最表面的一层意思。

    而相对的《封神演义》里的很多桥段,是不是对佛家的反击,对《西游记》的反击,那就说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封神演义》在民间的流传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