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六章 陈皇帝的牙根恨得发痒(第2/4页)  主宰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也会有不少人坚定的与中国为敌。之前从河内和北郑南逃的不少土著,那都是从身心里排斥陈汉的统治的。眼下他们已经‘走投无路’了,必然会有不少人任命,但也肯定有很多人‘宁死不屈’。

    “授田?”

    柳德昭一声惊呼,还人均五亩,这条件是不是太优越了?

    “优越吗?”陈鸣目光一扫,柳德昭、庞振坤、汪辉祖等人一脸的惊讶,轻轻笑问道。

    “朕觉得并不算优越。西山军和南阮的地盘距离南洋还有多远?完全可以把之当成南洋来处理么?这算的什么优惠?”

    “何况授田之后又不免税,还没有无息的农业贷款。虽然他们也不用还地钱了。”但是这免税和无息的农业贷款对很多农民来说比几亩地的地价还要珍贵啊,这是他们的启动资金。

    “你们要真觉得这政策好,是一个大优惠,你们可以把如此政策在两广地区也宣传宣传,你们都睁大眼睛看看能引诱去多少人?”

    “朕是在为安南的万世安泰所计。”陈鸣这般说着。

    柳德昭和在场的内阁大臣们互相看了看,都不说话。谁不知道两广地区的穷困百姓早就给移民到了南洋了,两广地区在陈聪任职内阁首辅大臣期间,曾经创造了三次人口普查全都负增长的‘奇迹’。这个时候安南南部就是人均授田十亩,也吸引不去几个人。

    最后还是柳德昭再开口道:“南阮和西山军的权贵豪门都要铲除吗?”

    河内被破的时候,残清三杰的剩余骨干是全被从他们的控制区中迁移走了,分散的天南地北。而北郑的豪门权贵虽然没有大规模的被清查,但多多少少也吐出了一些财富。

    “铲除?用不着的。”陈鸣笑着摆摆手,“你们以为那两地能有多少人口?就算全部投降,那里的土地也足够安置的下。他们中愿意投降的,就全部收纳了。再大的民愤也是在南阮、西山军统治下铸成的,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要是马上清算他们,谁还会信咱们?”陈鸣的意见是跟之前处理北郑时的意见一样,让他们吐出一部分钱财了事。

    “留下他们,也不意味着他们今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只要日后犯了事儿,照样要依法受惩。”陈鸣很难想相信这些人会在日后老老实实。横贯了的人,会一夜之间就变成顺民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所以目光不妨放长远了看。

    这样做虽然看似没有清算贪官污吏,豪强恶绅更容易赢得老百姓的支持,但总体上能赢得上层阶层的支持,让陈汉的统治在当地更容易建立。而人均授田五亩也能安抚下底层阶级,这就好比一个好处费,让后者内心里再大的怒气也无法发泄倾吐,至少不会对着陈汉发泄倾吐。

    等到日后陈汉统治下,再律法公正,政治清廉,那之前时候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们只会把满腔的恨意倾泻到过去的权贵和统治者身上,对于现在的统治反而会生出一股热烈的拥护。

    陈鸣是这么想的。

    柳德昭等人在明白了陈皇帝的意思后,倒也认同了他这个想法。

    “皇帝怕是不愿意再多事了。”

    柳德昭回到内阁办公室后,召集了几个人进行了商议。虽然战争是需要大都督府去调度的,可战后就需要内阁政府来料理局势了。

    陈鸣已经准备用兵,而依照西山军和南阮的实力,面对着国防军的全面进攻,怕是半个月都很难支撑得到。

    所以,内阁也必须立刻就做好准备。这事儿他们被皇帝打了个措手不及。

    柳德昭情绪冷静了下来后,细细的思索着这件事,觉得皇帝依旧有是优待安南的那些土著了。但他并不觉得这是皇帝对安南有什么好感,而是觉得皇帝不愿意再多事了。

    法国的大革命风暴已经初步成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