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记4 敞开怀抱到叉开双腿的距离(第2/3页)  主宰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兴奋。

    尼古拉二世脸色苍白地看了一眼那三盏孔明灯,不无担忧地说道:“亚历山大,你有多少把握让咱们安全的逃入中国的大使馆?外面真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很危险?

    尼古拉二世真的胆怯了。

    毕竟躲在这里的他今天肯定是无比安全的,而踏出这里后,他就很有可能在今夜里被一颗莫名的子弹夺去性命。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气急,但还是要以平和口气道:“陛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咱们再迟疑就真的逃不出去了!至于中国大使馆那儿,陛下尽管放心,保管万无一失。”

    高尔察克的最终图谋很难说会成功还是失败,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心里头也一点没谱。但只要他们逃出了这里,就算莫斯科政府最终会房倒屋塌,他们也能潇潇洒洒的跑去中国。在中国避难总好过在这里当囚徒。

    “罗曼诺夫家族的子嗣可不知您一位。想想当年的路易十八……”

    尼古拉二世真的是有点天真,逼急了高尔察克那帮人,他们另立其他人也是很容易的。因为这些人救不了尼古拉二世,还杀不死他吗?只要随随便便的搞几次大新闻,把尼古拉二世最终牵扯上去,沙皇一家人就算表现的再老实,他们还能好吗?

    “王储殿下的疾病也需要良好的医疗环境,否则……”

    被维多利亚女王的血统祸害了的罗曼诺夫家族,继承人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的血友病简直是悬在头质地越粗糙,尤其具有粒状麦麸的面包越有营养。也是见鬼了。

    这些港口区的临时政府士兵经常看到中国人装满黑麦的车辆,并不觉得奇怪。不过今天的时间实在太晚了,而且车上蒙着帆布,看不清车上的货物,出于谨慎,政府军士兵还是掀开了帆布,拿枪上的刺刀在那满满一车燕麦中戳了戳,然后将手一挥,放行了。

    那驾车的中国人忙将帆布再盖上,然后上了马车,吆喝一声,驾着马车继续向前行去。转眼就没入了黑夜当中。

    这个时候那车夫才大松了一口气,把头上的帽子取下来,额头上已经浸出了一层薄汗。刚才接受政府军士兵检查的时候,他这头上的冷汗就不由自主地渗了出来。

    好险啊。俄国人没有正儿八经的检查,要不然这藏在燕麦堆里的重机枪就露馅了。

    那样一来,他自己危险不说,这次掩护行动也算是失败了一半了。

    万幸,万幸啊。

    一挺重机枪能挡得多少步枪?这可是港口区的接应行动里唯一的重火力。剩下的就是炸弹和手枪了,还有几支冲锋枪。

    而至于这一挺重机枪是从哪里来的?那也很简单,就是打政府军里捞来的。

    俄军的装备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他们自己生产的武器外,还有法国的火炮和奥匈帝国的轻机枪,德国的重机枪,以及英国人的军舰等等。

    只俄罗斯自己的军工产业是根本跟不上时代潮流的。

    俄罗斯的重机枪本来是水冷式的,最初的中国等国的重机枪都是水冷式的,可上次战争结束后没几年,气冷式的重机枪就出现了。俄罗斯只凭自己的力量设计气冷式重机枪,然后再生产装备部队,显然动作太迟缓了。他们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买进,然后将弹药口径统一。

    现在这一挺重机枪就是从圣彼得堡附近的俄军军火库里直接拿到的,只需要三千华元。另外还配带五百发子弹。中方的线人只用了5000华元就拿到了一挺重机枪和足足一万发子弹。

    而等到他们这儿准备好了之后,港口区外围就听见了从西边传来的枪声。

    “不要愣着了,那帮俄国人已经动手了。咱们也赶紧跟上。现在,检查自己的武器。”

    整个计划的目的就是让临时政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