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三十章 中国人的自信!(第2/3页)  主宰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城市就变成了战争的大后方。并且随着中英之间交流的不间断,这座城市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各路酒鬼蛇神汇聚于此!

    因为这块土地它联系着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和密歇根湖,是三个胡泊航道的交点,而休伦湖和密歇根湖对于现在的中美战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点。

    密歇根湖环湖地区都被陈汉占领了,对于美国人来说那是敌占区;而休伦湖是战区,美国人的五艘战船始终漂浮在这片水面上。苏圣玛丽同时又是陈汉与英国人交流情报和贸易往来的必经通道,这就好比是原时空抗战时期的大上海,虽然已经沦入敌手,可三教九流汇集,敌我谍战不休,对英美两国来说这也是一座意义重大无比的城市。

    苏圣玛丽本来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完全是因为战争,才让它‘闪耀’在北美大陆。

    在陈汉人力物力的投资下,占领初期萧条冷静南苏圣玛丽吹气球样儿迅速从变大。这里没有要塞式的防御堡垒群,可这里是中国与英属加拿大贸易的中心。

    皮货、木材、粮食、布匹是中英贸易的重点,金属、火药和药品之类的属于禁运物品。

    而且中英之间的贸易很少用金钱交易,多是以货易货。

    英国人出口皮货、木材和西洋参,从中国商人手中交易粮食、布匹和一些手工产品。前者的定价比之原来的市场价格有所降低,而后者的定价比之原来的市场价格却大大的提高了一截。

    因为前者是商业用品,而后者却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粮食。

    陈汉在这里的驻军始终保持着一个整编营的标准,不管英国人怎么在美洲搅合,这里的军队始终就是这么多。同时也没有大张旗鼓的修建要塞和防御工事,就连营地都是土木结构的。

    作为一个因“进出口”贸易而陡然兴旺起来的城市,苏圣玛丽城去内同样没有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还都是西式的,这是原先的居民遗留下来的。而在战火中化为废墟的房屋和建筑——比如那个教堂,则已经全部被清理干净。还能用的东西留着,不能用的东西彻底丢掉,战争留下的伤痕已经消褪的近乎看不见了。这个小城里的居民现在拢共还不到千人,而且这当中不仅有华人,还有一些的白人、黑人以及混血人种,来源万分复杂——各藩国的移民,印第安人、英国人,少量成恶魔之卵,燕窝那叫燕子的口水,至于臭豆腐、毛豆腐和鸡爪、内脏什么的,西方人都一概排斥。反而把受他们推崇的鹅肝、鱼子酱啥的说成是世界三大美食,而很多脑缺还一百个深信不疑。

    但是现在这个时空里,东方的气运才是鼎盛。中国那强大的国力让整个欧洲震惊,中国灿烂的文明文化让西方人去主动学习,人类对于强者的崇拜是不分东西的。背靠着中国强大的国力,陈汉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在欧洲搞什么孔老二学院,中国的文化、食物、风俗、礼仪等等事物,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不断向西方输入,不断地被西方人主动来了解。东盛而西衰,西方人的转变就原时空的很多的香蕉人、小资儿去崇洋媚外,去无限推崇西餐的美味和礼仪,去推崇咖啡推崇西方的一样,西方人也开始主动的向着鸡蛋人转变可。现在不少的西方人一样觉得‘清茶’更有品味,一样觉得中国的八大菜系美味无比。而西方的松茸、鱼子酱、鹅肝,就都是呵呵。

    梁家的牛肉汤店只是一个微不起眼的小例子。那些喝着洛阳风味的牛肉汤的老外们,在赞叹之余,可能他们自己都没发现内心的转变。

    或许百年之后的西方人里头,也有一个个‘大家’、‘大师’叫嚣着废除拉丁文,施行方块字;废除一夫一妻加情人的婚姻制度,而转向一夫一妻多妾制;不信天主上帝而信三清佛祖,玉皇大帝。

    中国人的学校里不会专门考试外文了,而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