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2章 一个新时代,吞并战争 上(第1/2页)  孺子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府人府和后世秦汉的大内府库虽有区别,但共同点是并不隶属于国相府管理,所以作为“大内总管”的高柴并没有经过伍子胥而是直接禀报给了吕荼。

    吕荼闻言急忙上前接下奏报,细看,原来是各地公田农耕进度的事。

    由于当年吕荼被贬泰安时,在泰安公田上推行过二牛耕犁法,使得齐国农人有丰厚的二牛耕作经验,但是这并不能代替被几乎抽空了齐国农作劳动力的二十七万大军,譬如上个季度齐国境内就是出现了大片田地荒芜无法及时耕种的情况。

    这个时代,属于华夏气候由温暖变冷的时代,虽然是这样,齐国也不像是后世山东的温带季风气候,而是更类似于江南的亚热带气候,所以他的农作不是两年三季而是一年两季。

    这也是吕荼当初为何私下让钟离春去国外买奴隶回国又让伍子胥想办法从天子姬匄和吴越两国人手中抠出奴隶的原因之一。

    吕荼也想过改良二牛耕犁法,使其变成一牛耕犁法,可是让他提供些建议打打嘴炮行,但具体应该怎么改良,他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公输班,墨翟等人呢,又皆是在历下忙活建造学宫与博物馆的事抽不出身来,所以就一直耽误着。

    不过高柴送来的消息还是不错的,全国的公田已经七到八成耕种上了。

    所谓公田就是国君名下之田,也就是吕荼的私田,至于其他大夫的私田耕种何种程度了,高柴是无法统计的,因为这事是国相府在管。

    吕荼把高柴递过来的奏章也让伍子胥看了,伍子胥看完喜形于色,要知道吕荼现在名下的公田着实不少。

    这些公田一部分是继承了先君齐景公的,一部分是继承阳生的,一部分是继承其他被杀死的弟弟或者其他宗族之人的,但大部分是剿灭田氏和其余孽获得而来的。

    加上一块,齐国约莫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吕荼的私田。

    有这三分之二完成的七八成耕种就意味着来年只要不是大灾年,齐国是不会出现大饥荒的。

    更何况,现在齐国将近三十万大军绝大部分即将解甲归田,这些人或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或回到自家家主的门内,就算赶不上农时,那也可以去做其他的以弥补错过农时的重大损失。

    吕荼一日得三大好消息很是高兴,留了伍子胥,高柴还有那个正在陪吕渠闹腾的东门无泽一块吃了个便饭。

    饭间吕荼又问了些最新各国的消息。

    伍子胥便把最新的各国消息给众人说了。

    燕国和中山国之战打的是天昏地暗,惨烈至极,两国很快的陷入胶着状态。

    恰到此时燕国北境的无终国和孤竹国见燕国国内空虚暗道机会来了,便联合倾兵南下。

    燕国国君燕前简公得知消息后气的差点当场吐血,连忙让还在与中山国作战的军队立马停战北上。

    中山国哪里愿意,最后燕国偷鸡不成蚀把米,割地两城,并承认故肥国与鼓国土地属于中山,方才罢了。

    晋国呢?

    晋国遇到大事了!

    晋国六卿的精锐力量东进与齐国作战,致使后方空虚,白狄酋长白长腿劝服被晋国奴役的九仇(九由、仇吾、仇繇、仇酋、仇首、夙繇……)九黎九戎等部,一起起兵反抗晋国的暴虐,代国娄烦义渠等国得知大喜,盟约,联合攻伐晋国,共出动兵士不下三十万,其浩浩荡荡之势,晋国上下皆是震动。

    按常理讲六卿应该联合组成重拳打败入侵者,可是第三次伐齐之战的失败,已经让不可调和的六卿矛盾,再次爆发,魏舒迫于韩氏和赵氏的压力,重罚了中行氏和智氏。

    中行氏智氏怀恨在心,在晋国主力大军返回途中,魏舒单身射猎时,被中行氏和智氏派人刺杀而死,这一下魏氏当场就拔剑欲灭二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