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吴明德皱了皱眉头。再次拦住他的话。
“你先不要急着表态,听我把话说完,元平,我找你来不是要逼着你走,你的事县委也研究了好几次,但没有最后定论。我这次在省城学习,通过省委党校的一部分同学了解到,早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很多地区干部可以办停薪留职。这个事呢在洪南始终没有开始过,昨天晚上我和李书记汇报了一下情况,经过研究,认为针对部分干部可以实行这个,但不能公开。我想征求你的意见,如果给你办这个你觉得如何?”
“停薪留职?”王元平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没错,停薪留职。”吴明德重复了一遍。见王元平迷惑不解,便耐心的解释道:“我回来查了查,发现1984年中央出台了一个关于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一个文件,规定党政机关在职干部在不保留原来职务的前提下可以保留公职经商办企业。也就是说可以给你保留公职和职级,但不再给你保留职务也不再发放工资。”
王元平听了苦笑一下,心里有些苦涩。吴明德如此说那就证明他和李克等县领导绝对不止研究了一次,之所以反复研究那可能吴明德在里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吴明德给自己争取,那是碍于自己做出的贡献给他的政绩帮了很大的忙,,否则,谁还懒得管自己,这个年头,卸磨杀驴的事多了去了。
王元平的思路完全正确,吴明德的想法正是这样。说实在的,为了王元平他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当舆论不利于王元平的那段时间,他就意识到事情要麻烦,但没想到来势会这么猛!差点把自己和李克给卷进去。为了让王元平能够过关,也为了事态能够平息,他才想出一个让王元平休息一段时间平息一下事态,本来风波已经平息的差不多了。
可是王元平在家不甘寂寞,帮着王可建干出一个公司!而且这个公司竟然把县里的国营企业给收购了!这下,又把刚刚平息的风波给搅了起来。那帮老干部们本就对姓“资”还是姓“社”的事很敏感。王元平的这个举动不就等于告诉他们就是要走那个姓“资”的路线吗?
这个底线在今天看起来无所谓,但在当时,可是一根最敏感的神经,这些老干部都是老红军和老八路出身,最不济也是解放时期参加的革命,他们眼里可绝对容不下这些东西。于是,舆论越来越凶,县里再次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吴明德眼见得事态又开始扩大了,心里暗暗叫苦,可也没法,想劝劝王元平,但想了半天人家没错,想说服老干部们,可是谁会买他们的账。
万般无奈之下,正好听闻了一个可以办理“停薪留职”的事情,便赶紧和李克汇报,李克答应了并且告诉吴明德,这个事情要特事特办,速度第一。吴明德明白,李克也是承受不了压力了。
尽管县里这样做显得有些不仁不义。
但王元平知道,作为县里的主要领导,李克书记和吴明德对自己真的是仁至义尽,同样的事情搁在任何人身上,他们绝对不会这么用心!
别的不说,就说眼前吴明德和自己的谈话,王元平就能猜得出来,这次这位吴部长是为了自己专门从省城回来的。
一位是县委书记,另一位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能够对自己如此之赏识和爱护。自己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有了这样的领导,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想到这里,王元平收起脸上的不悦,笑了笑道:“老领导,我真得谢谢您和李书记,在我的事上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其实我今天来本想辞职来着,但有这么个政策那最好了。如果到时干不下去了我再回来投奔您。”
吴明德乐了,说道:“元平,你能这样想就好,其实要不是这次的风暴太猛,我们谁都舍不得你走,但现在已经形成这样的局面了,作为你来说,我想坦然面对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