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决胜未来(1)(第2/4页)  行在宽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当下应该做什么。战略是你一生的定位,一生做什么,多数人是不知道的。万科在初期的时候也不知道一生要做什么,于是做了很多。做过饲料,做过蒸馏水,做过零售百货,还组装过录像机,拍过电影,也做过房地产,北海、锦州都有它的项目。但20年前王石做了个决定,他决定这家公司一生一世就做一件事了,就是做住宅。这个决定自做出起,就没有改变过。与这个决定不相关的其他东西,按照王石的说法就是做减法,不断地卖,卖到现在还剩下最后一家公司没卖掉,但他还是一直在想办法处理。其实,万科卖掉的所有公司都是赚钱的,有些还很赚钱。那为什么卖掉?因为20年前他想了一件事,他要一生一世做这件事,只做这一件事,所以要卖。大家经常喝的怡宝蒸馏水,以前就是万科的。在零售方面,当时王石的万佳已经做到广东第一了,但还是被他卖了。他就围绕着住宅做。这就叫战略,也就是说,你能把自己一生一世要做的事说清楚,而且再也不改变了。战略的力量首先在于它要求你按照既定的方向连续、正向地积累,连续、正向的积累就会把“事”变成“业”。什么叫事业?事业就是一系列有价值的事情连续、正向地积累。打个比方,我喝水,喝一口,这叫事;我一直喝,喝了20个小时,这是行为艺术;当我喝到200个小时的时候,我可能就死在这儿了,这就叫事业。我为了喝水的事业鞠躬尽瘁,全世界最能喝水的人就是我,我一生干了一项事业,就是把喝水喝到世界第一。

    从国家和全世界的经济来看,200多年以前,中国正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那时候,中国的GDP比美国高一倍以上,而美国是扶贫对象,按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全球的贫困地区。那时候美国人做了一个选择,选择了独立,颁布了宪法。或许美国宪法的创立者当时也认为这部宪法维持不了十年,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把它维持住。美国人就这样一代代地坚持,到现在,美国已经换了四十几任总统,但国家的基本制度没变过,这部宪法没变过,它的GDP目前在全球排名第一。而中国这200多年来不断地在选择,如果我们当时选对了一种制度,坚持一种经济发展的方式不变,再加上我们的起步条件比美国好,那我们现在可能就是全球第一。因为我们不断地在选,不断地在改,所以我们没有表现出战略的力量,表现出的只是一种选择的机动性。

    其次,战略要求我们学会放弃。有一种说法,叫作选择就是放弃,自由就是枷锁。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选择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就要放弃另一些东西。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儿。拿万科来说,如果万科什么都做,今天就不可能成为中国住宅行业的老大。如果你做20个行业都能做到全国第一,那就说明全国十几亿人都比你笨,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应该放弃什么。拿房地产行业来说,如果你想在北京做,那你就得放弃在全国其他地方做的机会。比如,华远只在北京做,那它就得放弃二线城市的机会,放弃天津的机会;万通只在北京、天津等大北京地区做,别的地方我们不去。万科选择在全国做,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四五十个城市。还有一些房地产公司,可能只选择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比如富力、金地。所以,任何一家房地产公司在选择地区分布的时候,总是在放弃一些机会。如果不放弃,你的精力和资源就会非常分散,效率就不会高。一个房地产的项目经理,如果做到十年以上,他喝下去的酒是按吨算的。我有个朋友,他在一个老员工离开时计算了一下这个员工总共喝了多少酒,喝了一吨都不止。按比较能喝的人来算,一天喝两顿,两顿喝一斤,一年少说能喝200斤,十年就是2000斤,就是一吨。如果他再能喝点儿,喝个两吨也是可能的。你这两吨酒集中在一个城市喝和分到五个城市喝,结果是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