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努力祷告(第4/10页)  敦刻尔克(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敦刻尔克》原著小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每一个诀窍来摆脱斯图卡。除了沉船生还者之外,它还载了科尔文少校,以及一整船试图一路划船回英国的掷弹兵。大约一百三十人挤在拖吊船甲板上,有些人伤势严重,有些人没有受伤却害怕得啜泣。一名陆军军医兼随军牧师在人群中穿梭,不断提供急救与安慰。炸弹持续如雨落下,牧师告诉科尔文少校:“我从未如此努力祷告。”

    斯图卡终于走了,“圣艾比斯号”得以平静地航行片刻。九点三十分,一架水平轰炸机从头顶上飞过,沿着拖吊船的航线连续投掷四枚定时炸弹。炸弹在船只通过时爆炸,炸穿了整个船底。

    被爆炸威力击倒的科尔文少校企图起身,但他的一条腿使不上力。然后船身倾斜,所有物品哗啦啦坠落。他觉得自己被汹涌的水势推入一个无底洞,被倾泻而下的煤炭包围。等到回过神来,他已经在海中游泳,离船只残骸大约五十码距离。“圣艾比斯号”完了,在短短三十秒内沉没。

    只有少数几名生还者。其中许多人原本搭乘“基思号”或“飞鱼号”,这是他们今天早晨第二度落海了。这一次,他们得跟强力的海潮搏斗,潮水把他们推向海岸,几乎直奔东边,很快就会进入德军占领的海域,但是他们似乎无计可施。突然间,他们看见机会来了。前方有一艘失事船只。身手敏捷的游泳者设法爬到船上。

    科尔文少校游到船尾下方,抓住垂入海中的舷梯,尽管腿不方便,仍然想办法将自己拉上船。这艘遇难船只原来是五月二十九日遭到轰炸而被弃置的“麦卡利斯特氏族号”。它在离拉帕讷两英里的海上严重搁浅,部分船身沉入水中。

    另外十五名“圣艾比斯号”生还者也游到了船边。爬上船后,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诡异的情境,足以媲美传奇的“玛丽赛勒斯特号” 7。悄然无声的船舱里一切如故。几名水手扶着科尔文少校躺到床铺上,并且替他找来几张毯子和一套干衣服。

    Mary Celeste,史上著名的鬼船,一八七二年在葡萄牙海域被人发现,船上精密仪器及人员全体失踪。——译注

    “基思号”的海军官校见习生普斯迪甚至更懂得享受。他全身沾满油污地走进船长室,找到一套最适合十八岁军校生的完美服饰:船长的蓝色军服,袖口还镶着四圈金色绲边,气派非凡。

    船上也有食物。有人在厨房东翻西找,变出罐头梨子配饼干的简便午餐。对又累又饿的生还者而言,这无异于一场丰盛飨宴。

    大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他们显然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现在是退潮期,“麦卡利斯特氏族号”四平八稳地耸立水面之上。从空中俯瞰,它似乎未受损害,因而引来敌机猛烈轰炸。而且不用多久,敌军的炮兵部队就会闯进仅仅咫尺之遥的拉帕讷。

    船上的一艘工作艇仍挂在吊柱上,“基思号”的前舰长、现场最高军官伯松上校,下令卸下小艇,并且装满补给品。幸运的话,他们可以一路划回英国。

    当一艘泰晤士河驳船映入眼帘时,他们正准备起程。那艘船看起来是更好的选择,这群漂流者大吼大叫、鸣枪示意,想办法吸引它的注意。驳船把他们接驳到一艘水泥运输船,这艘船卑微得甚至没被命名——只叫作希尔内斯船厂六十三号工作艇。不过它够结实,足以送这群人回家。

    在拉帕讷西面海滩上,斯图卡攻击“巴西利斯克号”的过程,萨福克第一营的弟兄全看在眼里。更往西在米德科特附近的一座沙丘上,掷弹兵卫队第三营的参谋注视着“基思号”惨遭荼毒。在最西边,防波堤上的水手看着另一群斯图卡以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击沉法国的“霹雳号”(Foudroyant)驱逐舰。坦纳特上校则目睹了“艾凡赫号”及“哈凡特号”遭受的袭击。

    种种情境给人一种遥远而不真实的感受——尤其是不时爆发的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