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节(第3/4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算丢脸。

    “本王对大同历来亲善,在扬州曾特意下令保护大同公民,可恨降兵不听军令胡乱杀人,祸首已被斩首示众,这一点老胡可以作证,至于我大清兵杀明国人不关大同的事吧。”多铎严肃说道。

    “就是嘛,我们还赔了钱的,凡大同公民死难者每人给一百两银子,老胡走的时候领了两万多两银子,这件事就过去算了。”韩岱说道。

    “休想,扬州城内数十万人被你们屠戮,繁华街市一片血污,这份冤屈如何伸张?”胡春水猛地站起来,指着多铎怒吼,“城内的大同公民多是我自由党员,你图谋钱财、杀害同志,罪不可恕,本党绝不会饶了你。”

    “胡说,我哪杀了那么多人,你休要血口喷人,自由党那里有我嫂子做主,你算什么东西!”多铎也站起来吼道。

    博洛很认真地说道:“我大清兵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连明国人也承认我们比明军好,如果不是那个史可法抗拒不从,扬州根本不会出点事,其实历代王朝更替哪有不杀人的,明国太祖、成祖屠城的事也干了不少,比起这两个屠夫我们算不错了,我看这件事都赖史可法和那帮明国烂兵。”

    博洛读过不少书,说话就是有水平,满洲官员恍然大悟,马上向史可法和明军头上泼脏水:

    “老胡,你们的人请史可法离城,结果被他下令斩首,这总是事实吧,你应该找他算账吗,据说此人已经逃跑,我们杀的那个是假的,这样吧,我们抓住此贼一定交给你们。”韩岱胡说道。

    “我们八旗兵人生地不熟,进了扬州城就找不到北,能杀几个人,都是那帮降兵滥杀,只有明国才养的出这帮坏家伙,全赖在我们头上不公平。”伊尔德也在抱怨。

    满洲人七嘴八舌辩解,清军都变成了好人,史可法和明军反而成了罪魁祸首,范二喜懒得再听,挥挥手叫道:“这件事就由大同法司裁断吧,眼下我们的商船都在江面,我提议在下关码头大市三天。”

    众人一起拍手叫好,大清兵口袋里正好有钱,烟酒是必须买的,嘴馋的还要买点糖吃,大伙都盼着大减价呢。

    黑幕交易完成,清军后路暂时无忧,多铎马上胆子大了,命令贝勒博洛、固山额真拜音图率大军直驱杭州。

    杭州,这座幽静的东南之城此时波诡云集,马士英到达后很沮丧地发现,浙江一省居然无官军可用,总兵方国安已经率军去芜湖了,也无钱粮可调,南京已经把浙江搜刮空了,这还干个屁事呀。皇上应该到了黄得功营中,如果能一仗扭转战局,大明也许还有救——马士英和浙江巡抚张秉贞互相安慰,但这只是个梦,没过多久朱大典、方国安带着败兵逃到杭州,同时带来个噩耗,大同也出兵了,还抓走了皇上和阮大铖。

    诸臣一片哀鸣,惶惶不可终日,马士英和张秉贞等浙江官员商量,决定先立皇统稳定人心,正好潞王就在杭州,既然大家都称其贤明,那就是他了。但潞王确实聪明,认定这把龙椅太危险,谁坐上去谁挨刀,死活不接受这份工作,群臣没办法又去求邹太后,邹太后流着泪反复劝说,潞王咬着牙总算答应了。

    六月初八,潞王就任监国,马士英仍为内阁首辅,张秉贞为兵部尚书,但这个小朝廷刚开张就不和谐,朱大典、方国安以兵少缺饷为由拒不分守险要,郑鸿逵以不习陆战为由坚持不下船,清流领袖黄道周从南京窜到杭州,又向潞王大吹民心可用,若重用贤臣、罢黜奸佞,则朝堂人心振奋、忠义之士云集,可“上清钟山之尘,次复燕京之业”。

    黄老头在含沙射影啊,火烧眉毛了,还扯些没影的事,马士英干脆把潞王召黄道周入阁的谕旨缴回——朝廷当务之急是与清廷和议,哪怕割地求和也要争取喘息时间,这是潞王和重臣的一致看法,黄老头入阁只能添乱。

    朝廷派出的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