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1节(第2/4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事,他们坐不住了,非要来关心一下,再加上规划水利的王徵、指导耕作的杨大志,几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出远门愁坏了丰州官员,幸好孙奇逢、韩霖也要带丰州书院和工商书院的弟子入关增长见识,可以顺便陪行照顾,于是几个老头和一大群春游的年轻人出行了,韩霖试制的五辆四轮马车派上了大用场,宽敞舒适的马车拉着老头子们,一路欢声笑语,平安无事就到了得胜堡。

    绰尔济喇嘛精通佛法,又曾在五台山传经一年多,与山西各大喇嘛寺都有交往,高一志、马博士也是山西耶教、回教的领袖,三位显赫人物同时出现,这是多少年从未有过的盛况,大同各地轰动了,各自的朋友、信众蜂拥而至,连五台山的喇嘛也闻讯赶来拜访。大同巡抚叶廷桂这些日子心惊肉跳,总觉得大同城被包围了,可又想不出破解之法——打仗打不过人家,说理说不过人家,接手流民更不敢,只能缩头做乌龟,三位大师的到来却让他松口气。

    据说绰尔济喇嘛在丰州的地位不亚于归化总兵,此人是得道的高僧,一向积善行德,我把他老人家搞定了,归化总兵以后总不好意思下黑手了吧——叶廷桂想通了道理,亲自去得胜堡拜会三位大师。

    叶廷桂,天启二年进士,学问广博能言善辩,见到三位大师大谈仁义道德,指出儒学的纲常礼教也是教化世人向善除恶,与佛、耶、回诸教相通互补,他家中老母就常年吃斋念佛,而他本人也是忧国忧民,看到老百姓受苦就寝食难安,所以才全力支持归化总兵在大同屯田安民。

    “汉民啊,你做了件积善行德的大好事,但本官也要提醒,你占的那点抛荒田不过三十来万亩,远不够安置百姓,这样吧,本官许你在大同开荒造田,最好能开田万顷,功成之日全大同的百姓都会记得你的功德!”叶廷桂的态度非常恳切,心里却盼着李榆陷进地里拔不出来,顾不上给他找麻烦,至于土地嘛,皇上下道旨意他就得滚出关,朝廷还白捡个现成。

    “大人所言极是,末将一定遵命。”李榆恭恭敬敬答道,心里也正求之不得——在大同开荒种地比起关外还是容易得多,尤其是这块粮源地就在眼皮底下,只要能自由通商从长远看对丰州有利,他又不是真来抢地的,当然如果朝廷搞封锁不许他从关内买粮,那也有办法对付。

    叶廷桂很满意,又邀请三位大师到大同讲经说法,劝导信众行善积德,捐助钱粮帮助那些可怜的流民——这家伙太抠门,说了半天都是让别人做好事,自己却掏不出一点实货,不过考虑到他刚到任,屁股还没有坐热,能有这番表态也不错了,三位大师给他个面子,同意接受邀请。

    三日后,艳阳高照,从各地跑来听经的人络绎不绝,叶廷桂只好在城外选了块地方,把人流引到临时搭建的讲坛处——绰尔济喇嘛、高一志和马博士都是有名头的人物,同台讲经千载难逢,许多人想亲眼目睹盛况,而且听说大师们乘坐的马车有四个轮子,大家实在想不通,四个轱辘的马车如何转弯?

    三位大师的车来了,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惊呼声,原来四个轮子的马车真的可以转弯呀!叶廷桂亲自上前陪同三位大师上了讲坛,嘴里还埋怨归化巡抚、归化总兵只知道忙地里的活,也不一路侍候老人家。

    马车却被众人围住了,韩霖非常警觉,紧忙命令随行卫兵把人拦在外面,然后笑容可掬地告诉大家,这种新式马车宽敞舒适、载重量大,而且速度还不慢,归化很快就能大量生产,欢迎大家前来选购,但想偷手艺私自打造可不行,这种车在归化工建司已申办专享其利,若是肯花钱领取许可打造的堪合,才能让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奸商,还举人呢,一点也不大方,众人失望而去。

    叶廷桂安排三教同台讲经说法凑够了人气,但场面有点乱,三位大师各有各的教义,各念各的经,也各有信众捧场喝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