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1节(第2/4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石口斩获的四五十颗首级一起送往阳和。三天后,杨嗣昌回信,对李榆吹嘘的战功一笔带过,反而问李榆是不是暗中主使山西士绅逃遁税赋,朝廷已恩准开矿收容流民,官府却囊中羞涩无钱粮可用,要求李榆先借给他点钱,另外再给些战马以充军备——宣大总督明察秋毫,把李榆吓住了,再也不敢向他伸手。

    金军退兵无异常情况,多伦诺尔、三不剌川顺势而下,现在应该收兵了——李榆把刘兴祚、布颜图等文武官员找来商议,大家都认为至少今年不可能再打仗了,应该立即着手移民事宜。

    “好消息,大统领府同意马上打通喀尔喀商路,好兄弟,我们发财了,老哥要带着你一起飞呀!飞呀!”喀尔喀商人德格突然大叫着闯进来,吓了李榆一大跳。

    “别飞了,你不在归化呆着跑这干什么?特日格,你说发生了什么事。”李榆喝住德格,转脸望向他身后的特日格。

    “大统领,你准备北上喀尔喀吧,我陪你去,这是大统领府的公文。”特日格苦笑着把一封信递给李榆。

    金国退兵的消息传到议事院,议事院陪议官德格立即跳出来,和几个喀尔喀商人发誓要当带路党——丰州商会已经许诺把喀尔喀的商务代理权交给他们,这可是天大的买卖呀,不拿到手里就睡不好觉。德格等人大肆吹嘘喀尔喀的商业前景,建议趁着金军退兵,打通喀尔喀的商路,下手越早越好,否则喀尔喀投降金国可就糟了。

    商人们的情绪被煽动起来,喀尔喀早就被盯上了,不吃进嘴心里痒,打通喀尔喀商路的议案顺利通过。巫浪哈也坐不住了,以商会会长和商军统领的身份出面支持出兵喀尔喀,同时建议商会雇佣一千商军赶赴察哈尔,做好协助丰州军北上的准备,商人们积极响应,不但保证分摊花费,而且要求随军北上。在商人的影响下,丰州的老百姓,不,现在应该叫公民,也莫名其妙兴奋起来,大统领一出马,闻名天下的八旗军立马滚蛋,丰州轻松拓地数百里,那就再辛苦一趟,顺便把喀尔喀也纳入囊中吧。

    出兵呼声日益高涨,大统领府召开了佥事处紧急会议,李建极在会上坚决主张顺从民意出兵喀尔喀,而且认为原来为争夺宣府边外准备了一月的粮饷、军械,金军却不战而退了,这笔花费不能白筹备,不如去趟喀尔喀,再为丰州找条财路。佥事处商议后基本同意李建极的意见,只把出兵的目的由打通商路改为洽谈商务,具体如何办请李榆自己斟酌,同时还把特日格和德格一伙带路党派来协理军务、政务。

    “你们想把老子累死呀,有出兵洽谈商务的吗?”李榆骂了一句,铺开德格递过来的地图——德格还真用心,把想起来的山川、河流、湖泊、沙地,以及途中的部落都在图上标明了。

    “远征漠北太难,开国之初明军曾数次远击北元,但败多胜少,基本上无功而返,成祖皇帝五出大漠炫耀武功,明军防线反而向南退到边墙。这个三不剌川是进入漠北必经之路,名将徐达、李文忠、冯胜多次出入,但明军始终控制不住,领大都督府分府事孙兴祖还战死在那一带,这是趟苦差呀!”最有学问的马光远指着图给大家讲解,最后不住地摇头说,“关键是给养,粮台设在哪儿?如何向前运送?都是大问题,喀尔喀人的老巢在两千里外的喀尔喀河,现在离大雪不到两个月,时间上也来不及。”

    “但我们也有优势,装备、战力和机动能力远远超过明军,更非一般草原部落能敌,而且三不剌川已握在手中,也许能争取一下,德格,如果我们不去喀尔喀河,向北越过大沙地后就地等待,喀尔喀的首领们会来吗?”刘兴祚若有所思地问道。

    “很难说,过了大沙地是土谢图汗的地盘,我可以派人联络他,不过喀尔喀人做事一向拖拖拉拉,鬼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最好先把土谢图汗痛揍一顿,他一定会把札萨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