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0节民情(二)(第2/3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造反,巡抚大人不领你们的情,要动银库里的钱,还要封铁厂、盐场,你们才最怕呢!”张孟存反唇相讥。

    “别吵了,大家都是自己人,从今以后要精诚一致,把朝廷的势力赶出丰州。”李建极急忙劝止,前段时间商会确实向刘之纶不断抛媚眼,大统领府为此还很不痛快,不过刘之纶转脸就对商人动刀子,逼得他们不得不反击,这件事说出去就让人脸红。

    王昉鼻子哼了一声:“李尔增,你们说到也要做到,再三心二意可没人帮你们了。”

    李建极马上满脸堆笑地说道:“我们给钱,这个月给农牧会的花费增加一倍。”

    “李尔增,我们俩的事怎么办?”孙庭耀翘着二郎腿不紧不慢问道,他和沈守廉不在期间,商会的势力越发壮大,二人都觉得必须从中分点好处。

    “我们兄弟的事好说,伯希兄的事恐怕还要等等,不过你提出产生铁一百万斤,还有永年兄拟开设毛纺厂的事反响巨大,李襄理这俩天就会找我们,二位大才少不了受重用,永年兄不想当官最好办,兄弟在议事院的职位让给你,老达布不识字也不管事,今后议事院就是你的了。”

    “那我们兄弟俩就祝尔增兄更上一层楼了。”沈守廉笑着对李建极拱拱手,心里却在骂这家伙官瘾太大,居然跑到丰州来做入阁拜相的美梦。

    丰州主要官员年龄结构极不合理,老一代的鄂尔泰、李富贵、刘兴祚年过五十,草原人的寿命普遍短,他们再有几年恐怕就干不动了,而年轻一代的李榆、巴图、李槐、云荣、那木儿才三十左右,还需要时间历练,中间明显有个断层,李富贵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夸奖李建极才干卓著、可堪大用,把他乐得连家也不想回了,打定主意要在丰州过把当大官的瘾,这家伙自从有了丰州梦,像打了鸡血似的干劲十足,而且学会了向工匠、农夫打招呼,还要求别人称他为李先生,而不是过去的李老板。

    第二天,三人就应邀去了总理政务李槐的书房,襄理政务李富贵,掌农牧工商事务佥事云荣、掌书记蔡如熏也都在,李槐拿出孙庭耀、沈守廉办铁厂、毛纺厂的章程,直接进入主题,询问他们可行性到底有多少。

    孙庭耀显然胸有成竹,拍着胸口说道,拿下包克图和鄂尔多斯之前不敢夸这个海口,但现在有把握了。他摊开一张地图,得意地告诉大家,关外的矿藏瞒得住别人,但是瞒不住商人,他们总能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到真实情况——东胜、宣德、兴和、察罕脑儿四卫以及丰州府以北旧武川郡一带煤铁储量极其丰富,同时还有铜、铅甚至白银,而且易于开采,大统领真是得了一块宝地呀!

    “钱不成问题,我的东胜铁厂实力强劲,王重新开兴和铁厂有晋商支持,老沈也打算入股宣德铁厂,有这三大铁厂作支柱,再加上其他小铁厂,三年之内丰州年产生铁两百万斤没有问题,而且很可能会大大超出。”孙庭耀自信地说道。

    蔡如熏微微摇头说道:“明国遵化铁厂达到过年产七十余万生铁,但用了差不多一百年时间,目前丰州年产生铁不过五十万斤上下,要超过二百万斤,三年时间太短了,恐怕十年也不行,再说铁不能当饭吃,打造兵器、农具用不了这么多。”

    “我们一年能当官府二十年用,铁多了可以卖呀,丰州自古就是商路要冲,金国、喀尔喀和卫拉特只要给钱我们就卖,而明国北方干旱、战乱,南方大水、冰雹,生铁产量下滑惊人,更可怕的是商人失去了对明国的信心,你们应该猜到我们手里的钱从哪儿来的,我敢说用不了多久明国就会成为我们的大买主。”李建极补充道。

    “那么需要大统领府做什么?你们肯定有条件,请尽管直说。”云荣沉思着问道。

    “很简单,自由贸易,丰州军打到哪儿,就要允许我们把生意做到哪儿,同样我们的生意做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