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有所倾向的话,更不能自己拍板,而是保证每位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如果出现抢话、跑题、东拉西扯必须马上制止,故意捣乱的要逐出会场,大家都要讲道理,公开投票决事,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也不欺负少数,不能谁的人多嗓门大就听谁的。
这家伙怎么知道我们的规矩?难道他也干过马贼——赵吉忍不住多瞧了沈廷扬几眼,挥挥手又说道:“老沈说的不错,一听就知道是内行,你们就多听他的吧,扑天雕张鼎、霹雳火孙伏虎也是大马贼出身,还可以问问他们。再给你们出个主意,如果实在没人敢当议长,那就推举达布大叔吧,他老人家德高望重又是大统领的长辈,谁敢把他怎么样?不过年纪大了点,又不识字,得有人帮他,我看老李不错,就选他当副议长吧。”
李建极心里打起小算盘,照赵吉的议事规矩,议长只是维持议事秩序,一点都没意思,得赶紧把沈守廉、孙庭耀两个家伙叫回来了,把他俩塞进来倒很不错。李建极故意谦虚一番之后,扶起老达布,在一片喝彩声中,走到众人面前挥手致意。
“季明,从今天起由你领衔制定本院议事规则,以后人人务必遵照执行。”李建极当选后对沈廷扬发出第一个命令,老达布此时还没弄清怎么回事。
张世安日夜兼程到了京师,立即求见锦衣指挥使骆养性——这几年,锦衣卫通过张世安,不仅从丰州的私盐生意中捞足了好处,而且凭借他传来的辽东情报也挣到不少面子,从而一改新皇继位后穷酸形象,在朝中行情大涨,张世安因此成了锦衣卫的大红人,从一个靠边站的小总旗一路升到千户。骆养性对张世安这个有功之臣也颇为看重,马上召见了他,问明来意后,没有多说话,而是带他入宫去见东厂太监王德化。
王德化听骆养性、张世安讲完事由,紧锁眉头沉思片刻后问道:“张千户,你能确定闹事的人中有东虏奸细?”
“公公,‘汉奸’一词出自建酋多尔衮之口,用以离间丰州与我大明,原先在宣府叫嚣过一阵子,后来便无人理会了,如今京师突然有人鼓噪,卑职有八成把握其中隐藏奸细,这次卑职带来的人中有两个八旗降番,一定能把奸细抓出来。”张世安肯定地答道。
王德化不再犹豫了,冷笑一声对骆养性下令道。“好,咱家也正想收拾一下这帮大胆的书生,骆大人,你的锦衣卫要立即动手,全力抓捕奸细,决不可落空,你懂了吗?”
“属下明白!闹事的人里肯定有东虏奸细。”
王德化又转脸微笑着对张世安说道:“归化总兵很好呀,皇上很信任他,那帮自以为是的文臣想害他也没那么容易,以后有事只管找大同的刘公公传个话,咱家和公公们都会帮他的。”
张世安来得正是时候,周延儒与温体仁又开始斗了,这次是由周延儒挑起战火——他上回吃了亏,稍缓过劲就想对温体仁下手。年初,周延儒指使姻亲翰林院编修陈于泰上书陈言时政,指桑骂槐攻击温体仁,这可把温体仁气坏了,你是首辅,给大明当家的是你,含沙射影骂我干什么?内朝此时暗助温体仁一把,唆使宣府监视太监王坤弹劾陈于泰盗窃科名,牵连周延儒在会考中徇私舞弊之事,周党的给事中傅佑朝随即上书,指责王坤妄干弹劾之权,且文辞练达、机锋挑激,显然有奸恶之人幕后指使——周、温再次拉开战幕,双方战将陆续登场,纷纷上书弹劾对方,一心要把对方搞臭搞垮。
不过周延儒摊到一个倒霉队友,把打击目标搞错了——左副都御使王志道替周延儒打抱不平,上书说近来内臣举动,几乎手握皇纲,以致辅臣身被弹击,举朝惶惶,且开内臣轻议朝政之端,流祸无穷,为万世之口实,请求裁撤各处监守内官,这下把皇帝也惹火了,迅速罢免了王志道的官职。王志道回老家,其他的言官也被激怒了,冯元飚、颜继祖、余应桂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