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射速快的佛郎机行营炮,但对金国铸成红夷大炮的事也耿耿于怀,见过大炮的图里琛还说,金国的炮管采用铁体铜芯,王天相、刘计平明白,金国肯定从遵化、永平掳走了一批工匠,其铸炮水平才会如此进步神速,两人是北直隶的名手,当然不甘心落后于同行,要求扩建军械司的小铁厂,可惜大统领府缺钱,一直未能如愿。这次大统领府下了决心要建“第二家园”,特别批准军械局在鄂尔多斯建铁厂、火药厂,正巧孙庭耀也一心要染指鄂尔多斯,于是军械局和东胜铁厂合伙了。
“大统领,我们东家从老家来信了,一定要建最大最好的铁厂,王老大人是我们东家的同乡,又通晓泰西矿冶、水利之法,想请他老人家造铁炉、水轮,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孙庭耀的铁厂掌柜陈得才操着一口南方口音说道。
李榆见到这个皮肤黝黑的小个子就想笑,指了指杜宏泰、王徵说道:“我没有意见,不过他们是这儿的地主,你们到这儿经商就和他们谈。”
“还有个事,我们也缺工匠啊,关内工匠有口饭吃就不愿意出关,我们想在这儿收些徒弟,大统领,给我们些识文断字的孩子吧。”陈得才又说道。
李榆眼睛望向诺敏,他一直在做教谕,应该有些主意,诺敏起身说道:“我们在千户所都设有学堂,还向每个百户所也派了教谕,这几年教出不少识文断字的孩子,学门手艺对孩子们是好事,这事我看能行。大统领,我多说几句,丰州人不喜欢明国那一套,学堂里教的课本也是按高一志神父的《幼童教谕》、《西学齐家》、《西学修身》和《西学治平》编写的,丰州书院的先生因此不喜欢我们的孩子,至今才收了几十个弟子,可我觉得理学当不了饭吃,我们的书院还是应当教些经世致用的东西。”
李榆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趁着高神父也在这儿,你和他老人家仔细再商量一下,写个章程报到大统领府。”
巴图马上补充一句:“章程还要写上,大统领和我表示附议。”
事情商议差不多了,李榆向杜宏泰打了个招呼,提前离开了大帐——自己不懂的事少插手,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巴图随后也跟着出来,两人信步走在雪地上聊起来。
“榆子,刘之纶是你的师傅,我们当然欢迎他来丰州,可是他不该作为明国巡抚来,有了这个开头,朝廷还会塞进来更多的官员,他们不值得信任,丰州挣扎到今天不容易,不能毁在他们手里。”巴图带着点情绪说道。
“你让我怎么拒绝?我们有本钱和明国翻脸吗?”李榆反问道,低头走了几步后又狠狠地说道,“我不怕朝廷派官,刀子握在我手里,谁敢在我的地盘胡作非为,我就敢砍他的脑袋,到时候明国皇帝也救不了他的命。”
前面传来阵阵欢笑声,一群年轻人在雪地上打闹成一团,哈达里拉着乌娅正向这边跑来,李察哥、李暄等人嬉笑着在后面追赶,还不断把雪球扔向他们。
“把你的乌娅嫁给哈达里吧,这小子也该成个家了。”李榆微笑着向巴图请求道。
“可以,不过这小子还没有提亲呢,按我们蒙古人的习俗,他要准备好一匹白马、一峰白骆驼和一头白牛做聘礼,折成钱也不错,这才能娶我的女儿。”巴图摇头晃脑答道。
“不行,你这是欺负我们穷人,”李榆马上就摇头拒绝,搂着巴图的肩膀得意地说,“这次要按我们乌拉人的习俗,打一头猎物做聘礼,你不答应也不行。”
“你娶我妹妹就没给钱,哈达里娶我女儿又不给钱,我家也不能老吃亏啊,不行,我得去你家找巫浪哈要钱,反正她做生意赚到钱了。”巴图不干了。
巫浪哈是个财迷,你能从她那里要到钱才怪呢,李榆心里偷着乐,挥手把这帮年轻人叫到身边,指着哈达里说道,“我和副统领都同意你娶乌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