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胡说的这么许多事!”
李榆激动得脸都红了,指着朝臣们大声说道“我没胡说,你们没挨过饿也没打过仗,人要是饿得急了,只要有人领头,他们根本就不怕死,拿起刀来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自己家吃饱了也得想法子让邻居家有口饭吃,这样自家才能平安,辽东就是这样,大明可以打翻一个爱新觉罗家,但只要老百姓活不下去,很快就会有其他家的人领着他们继续掳掠,仗会一直打下去,除非你们能把他们全都杀光,你们有本事打下去吗?”
“此子愚钝,我等无须对他多言,就交给刘大人去教化吧。”周延儒阴冷地对刘之纶说道,刘之纶阴着脸一言不发,阁臣们对李榆怒目相视,李榆反而满不在乎地昂首而立。
皇帝被李榆说的心越来越凉,按这家伙说的平辽岂不是遥遥无期,但他心里也明白,平辽哪里是袁崇焕说得那么简单,他上过一次当了,对文臣的信任已经大不如以前,相比之下反倒觉得这傻小子可能说的是真话,只是有点让人丧气而已。
算了,天子怎么能和一个傻子较劲呢,只是这家伙有些野性,还是要多加教化,这个刘圣人做这个也算合适,他强挤出一丝笑意说道:“李爱卿年轻不理事,诸臣勿再怪他,朕以为李爱卿也是个人才,刘爱卿有何打算呢?”
刘之纶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向皇帝躬身施礼说道:“靖虏副将从未上过朝堂,脑子肯定全乱了,陛下不用听他的胡言乱语,臣知道他读过一些书,书中的道理也明白,就是脑子不好使读过就忘,臣与金声打算对他严加管束,多读些圣人的经书典籍,臣既奉诏协理京营,而京营积弊甚多难以一战,已到了不得不严整的地步了,臣请求从京畿勤王的边军中抽些悍勇之士以充京营,靖虏副将勇冠三军,臣也想让他帮着做些事。”
“就依爱卿之言吧,李爱卿就先在京师住段时间吧,”皇帝点点头,还是先把这家伙留下用些时候,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又对李榆说道,“李爱卿,朕再给你加都指挥使同知衔,你就随刘侍郎边读书边办差吧,尤其是要读《孝经》,多读书才能明事理,才能尽忠朝廷,朕就等着给你加官进爵了。”
皇上说完就走了,成基命是个倔老头,与几个朝臣一起还想教训李榆几句,李榆毫不示弱地向他们挥了挥拳头,刘之纶生怕这家伙惹祸,扭起李榆就向外走。
“李汉民,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大明的朝堂是你胡说八道的地方吗?”一出宫门刘之纶就忍不住了,对李榆劈头盖脸骂起来。
“我没胡说,我对皇上说的都是大实话。”李榆不服气地犟嘴。
“谁叫你说实话了,你以为就你聪明,我不是嘱咐过你,要挑好听的话说吗,我看你是想翻天了。”刘之纶又在找趁手的东西了,李榆赶紧就跑,刘之纶冲着他的背影大喊道,“皇上都下口谕让你跟本官办差读书了,我看你敢跑哪儿去。”
李榆不敢跑了,老老实实跟着刘之纶回到兵部,金声闻讯赶来,看见李榆垂头丧气的样子,大笑着说道:“汉民,我们两个庶吉士愿意屈尊教你读书是你前辈子修来的福分,你有什么想不通的?还不快行拜师礼。”
“李副将,你好福气啊,快向刘大人、金大人行礼。”几名兵部的官员也来凑热闹,文臣收武将为弟子可是新鲜事,而且居然还是夷人,大概也只有刘之纶和金声这种疯子才做得出,大家也乐得起哄。
李榆在众人的怂恿下向刘之纶、金声叩拜行了弟子礼,他这时绝不会想到以后他的命运将与这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刘大人和金大人收的好弟子啊!”兵部尚书梁廷栋突然冒出来,满脸堆笑地对刘之纶说道,“靖虏副将果然气势非凡,将来定是我朝一员战将,刘大人有靖虏副将相助,京营的差事就好办了。”
梁廷栋是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