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说笑笑到很晚才散去。
李榆在阳和的日子过得很轻松,大家都在等虎墩兔憨上门要饭,平时也闲着没事干,王象乾无聊的时候就把李榆找去聊天,老王头很快发现了李榆最大的才华,这家伙居然能通晓汉、蒙、诸申三种语言和文字,他对着宣大的文武官员夸赞李榆,你们谁敢瞧不起靖虏游击?就凭这一手他就能在边镇混饭吃,这比中个举人还实惠。
王象乾为了与虎墩兔憨和议召集了不少文武官员到总督府听命,没事的时候大家就闲扯,这段时间的热点人物是张翼明和渠家祯这两个倒霉蛋,皇帝已经下旨抓捕两人入狱,刑部的差役已经把两人从大同的家中带走了,宣大的官员普遍是一种兔死狐悲的心情,私下里还为两人抱屈,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张翼明这回彻底完了,皇帝要杀鸡给猴看,已经暗示三法司定老张个死罪,本来皇帝还是通情达理的,知道大同之变的问题主要出在明军无粮无饷,渠家祯能凑出千把人守住大同也算劳苦功高,打算放老渠一马,可朝中文臣不服气,认为既然要抓抚臣,那么放过有守土之责的镇帅就没有道理,要惩处就一个也别放过,于是老渠也倒霉了,老渠冤啊!八成也要定个死罪。还有人说前总督张晓也保不住了,朝中清流们记起他上奏给魏阉建生祠的老账,向皇帝上奏说,抚臣、镇帅都抓了,他们俩的顶头上司宣大总督责任也不小,也应该受到惩处,看来老张头也要吃官司了。
大家议论的时候,李榆远远躲在一边,这里他的官职最小,还轮不到他说话,与李榆通常在一起的是宣府抚夷总兵王世忠、大同抚夷总兵王牧民,这两人都是刚从蓟辽调来的,两人都是夷人,人生地不熟,汉话说的也不好,宣大官员都不待见他们,这俩家伙跟别人无话可说,很自然地把李榆当成了同类,大家都是从蛮夷之地投效明国混饭吃的,谁也摆不起架子,三个人胡吹几次后就开始称兄道弟了,王世忠还非要和李榆拉亲戚,他自称是叶赫首领金台吉的亲孙子,察哈尔汗的苏泰哈屯是他的堂妹,李榆既然娶了察哈尔汗的妹妹,那么他们俩也算是姻亲,李榆想了半天也算不清楚这个亲孙子和他算什么亲戚。王世忠很爽快,算不清楚就别算了,反正我们哥仨绑在一块了,你现在混得比我们俩好,以后就要多照应我们。
王世忠抱怨说,明国人心眼太多,说翻脸就翻脸,当初他们叶赫部听了明国官员的话和建州部对抗,结果一败涂地连叶赫城也丢了,明国除了派出少量没用的兵帮忙守城,其他什么也没做,害得叶赫被灭了族,他不想投降建州部,一路流落到明国京师,人家明国的官理都不想理他,给他几个饭钱就把他打发走了。
王国忠悲戚地说:“那段日子惨啊!我都怀疑哪天会不会饿死在街头,幸好孙阁老出任蓟辽督师,靠孙阁老的提携我才在蓟辽谋了份差使,兄弟呀,你可得多留份心眼,手里没了部众和地盘,没人会把你当回事的!”
王牧民也说:“兄弟,我们草原上的人老实厚道,容易被人骗,你以后有什么事就找我们哥俩,我们这些作哥哥的一定会帮你。”
几天混下来,李榆就觉得不耐烦了,这时丰州大统领府送来急报——察哈尔汗终于到了,他亲自率领察哈尔大军从鄂尔多斯东渡黄河进入丰州西哨地区,并且派云荣到蛮汉山通知李榆去见他,大统领府为防万一下令全面备战——李富贵、鄂尔泰和赵吉估计双方盟誓在先开战可能性不大,但也害怕察哈尔汗脑子发热把他们一块收拾了,西哨的乌尔登千户所全部撤到马头山营地与乌海、巴克两个千户所会合,亲卫营和留守蛮汉山的各千户所青壮已经开赴沧头河西岸准备阻击,黑河以南的丘显和博尔术两个千户所也做好准备,只要察哈尔敢动手,他们立即就对库库和屯展开攻击,东哨的特日格、杨大志两个千户所随时准备增援丘显、博尔术。
李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