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世家?又有多少人是读过书的?”
大臣说道:“我朝先前一直注重农业发展,读书人也不少,但毕竟只是少数而已,至于这书香世家,自然更是凤毛麟角了。”说道这里,他自豪的挺了挺胸膛,他自己的家族便是书香世家,延续了几百年的世家贵族。
武尚思冷笑一声,说道:“那请问,朕的旨意下达是给谁看的呢?”
那大臣说道:“自然是给臣等。”
武尚思将手桌子上狠狠一拍,怒道:“朕这旨意是下给全国的老百姓们看的,可不是给书香世家拿来供着,甚至是抄下来传阅品评一番的!”
“朕若是批个奏折都要引经据典,朕每天要批的奏折那么多,天下文人哪还有什么经典可用?你这是要朕断了天下文人的路子?”
“更何况,朕的旨意若是不写的明确一点,谁知道你们会如何传达下去?一篇好文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而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你是想让朕下达的每一个旨意都让人好好揣摩一番,再寻出一个最合理的解释下达下去?你可知道只要又要耽误多少事情?延误了国家大事,这个罪责你可担得起?”
武尚思连连发问,直将那大臣说的面红耳赤,呐呐不知所言。
“以后,朕下达的所有地方旨意,皆得张贴出来,与百姓们共享,不可由官员私下一人决定如何执行旨意,须有百姓们一起监督,若有敢抗旨不尊的,朕直接撸了他的官!”
最后,武尚思拍板决定。
至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拿武尚思的文采不好说事了,甚至是后代的几代皇帝都仿效了武尚思的做法,以白话批阅奏折的确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武尚思这一番话当日便在京城中传开了,甚至很快全国上下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情,自然是归功于武尚思遍布全国的产业,百姓们听闻之后无不欢欣雀跃,以往皇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和神一样的存在,只知道,却完全解除不到那个阶层的事情,武尚思下旨意以后所有的奏折都以白话形式贴在街头,只要是有识的几个字的都可以明白皇上的旨意,百姓们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读书人则是想的更加长远些,这样简直的可以避免了官员们阳奉阴违,或者是恶意曲解圣旨的情况出现了嘛,看来这位新任的女皇对民生比较注重,秋闱的时候或许可以作为攻克点。
寝宫内,恩祈自然也是知道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很是内疚的对武尚思说道:“小思,以后奏折还是你自己来批改吧,我没读过书,万一改的不好,他们会笑话你的。”
武尚思笑着摸了摸恩祈的脑袋,说道:“没有,你的见解很多与我不谋而合,有些甚至比我了解的还要详细,交给你我很放心,他们不敢再拿奏折说事情了,放心。”
“而且,你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腕力深厚,写出来的字如刀刻的一般,很有威慑力,比我写的软绵绵的要好很多,况且你的字已经被他们知晓了,弱视突然换了一种字体,百官们会起疑心的,还不如以后的奏折都交给你处理,有拿不定主意的可以来寻我,我们商量商量。”
恩祈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便同意了这件事,只是自己所批阅的每一本奏折都要让武尚思知晓。
后面的几天,武尚思都和成渝,刘晨阳以及其他几位沈飞将推荐上来的官员们窝在书房里,商讨秋闱之事,好在先前靳烨搞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昭告天下,因此各地的科举都正常举行了,后来武尚思登基时,也只剩下最后一道了,最后上京赶考考完之后,便可以宣布名次了。
武尚思眼下商量的正是这最后一道考试。
连续商量了五天,最后终于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至于这考题,乃是由武尚思亲自拟定,由刘晨阳组织誊写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