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3 万演招得许褚投(第2/8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少的北地士人,此出使之人因此且还需要有足够的家声、上好的个人风度,最后,蔡瑁等人与荀贞关系亲近,蔡家且可说是荀贞的“外家”,这个出使之人最好还要有资格能够代表荀贞,去蔡氏等家中拜访一番。    几个因素综合下来,唯有陈群最为合适。    陈群是荀贞的妻弟,信任方面、有资格代表荀贞去蔡氏等家拜访方面,他都没有问题。    近些年来,陈群一直掌管着徐州的钱粮等务,对徐州的实力非常了解,万一刘表那方提出什么意料外的要求,陈群也能根据徐州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可否答应。    家声、个人风度方面,陈群的祖父陈寔清高有德,闻名於世,中平四年去世之后,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去吊唁者三万余人,服衰麻,也就是执子孙礼者百余之数,陈家的族名是当之无愧的今世高;陈群有乃祖、乃父之风,风格峻整,个人的风度亦是一流。    荀贞问陈群,说道:“长文,可愿辛苦一遭?”    陈群初从荀贞时,还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而今也三十来岁,已至而立了,比之往昔,气色风姿越发沉稳,颔下黑须,给他添上了几许威严,他起身应道:“群敢不从命!”    “你若愿负此重任,今天回家后,便收拾收拾,后天就启程去荆州罢。”    陈群应道:“诺。”    荀贞按了按手,叫他坐下,笑道:“前两天咱们讨论说,宜与刘景升结盟的时候,顺道把如与他结盟,盟约内容都宜为何也都细细地已然讨论过了,你到了荆州,主体上就按咱们讨论过的内容去与荆州商量便是。别的我也没什么可叮嘱你的,只有两件事,要对你说。”    陈群再次起身,说道:“群谨受教令。”    “谈不上教令。第一件事,你去荆路上,沿途多瞧瞧当地的民生,看看荆州现下的民间状况何如;第二件事,你到了荆州后,办完盟约正事,不要急着回来,去谒见一下蔡氏、蒯氏、黄氏等荆之大姓,他们中有一些是我的故友,你代我送些礼物与之;襄阳、宜城两地,现多有北士寄居,你也要去择其中著名者,分别往去谒见一番,代我致礼。”    陈群应道:“诺。”    “最后还有一件事,就是此去襄阳路途近两千里,你路上要多注意身体,不要为了赶路而把身子给熬坏了。”    陈群应道:“是。”    “你这就回家去吧,给你的妻、子说一声,一来一回,加上议定盟约、拜访名士,你这一趟怕得三四个月才能归来,迟则说不好你回来时就要到年底了,把家里都安顿好,省的你去了荆州牵挂,也省得他们牵挂你。”    听得荀贞这句开玩笑似的话,陈群笑了笑,说道:“是,群这就按姐夫的交代,回家安顿妻子,收拾行装,亦不必等后天,明天就可出发。”    “你去罢。”    陈群辞别而出。    荀贞瞧堂外暮色将至,与荀彧、戏志才说道:“德珪派来赍刘景升信与我的此人,你俩不识,我是认得的,当年我在荆州时,就与他相识了,他是德珪的族弟,说来与大蔡、小蔡,他们还是从兄妹。他远道而来,我今晚当设宴款待。此为家宴,不请别人了,只卿两人做个陪吧。”    戏志才、荀彧自无拒绝之理。    正说间,一人堂外求见。    来人是荀贞郡府的长史袁绥。    荀贞唤他进来。    袁绥入到堂中,喜形於色,下拜行礼,对荀贞说道:“恭喜明公,贺喜明公。”    荀贞问道:“何喜之有?”    袁绥:“启禀明公,军府刚接到许将军的上书,上书中言道谯县许褚已从服明公。”    荀贞听了,面色亦不觉而喜,说道:“许褚愿从服於我了?”    袁绥答道:“可不是么!明公。”把许显的上书拿出来,捧给荀贞。    荀贞拿住,打开来看。    见那上书中,大致说了许显是如何把许褚给招揽过来的经过。    或者,实际上讲,不是许显亲自招揽,而是许显帐下的司马万演是怎么招揽到许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