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 宽仁信义刘玄德 下(第3/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给士子,荀贞送千里马给他驾辕,那么刘备饶免这个贪赃的吏员,荀贞又该如何拆招应对,以不使刘备专得美名於前?

    他细细思忖,手书檄文一道,召来岑竦,把这件事告诉与他,问他道:“你可认得此吏?”

    岑竦是易阳县人,认识这个吏员,答道:“认得。”

    “‘知耻近乎勇’。此吏恸哭辞职,是已知耻矣。孝而知耻,可以用之清厉风俗。你拿着我写的这道檄文马上出城,待追上玄德后,把我的意思告诉他,他如赞同,你就亲持此檄去易阳县尉府,叫易阳县尉辟除此吏,重再用之,……辟除此吏的时候,你要跟着去。”

    岑竦在易阳是以孝闻名的,他和这个吏员必有共同语言,由他去办这件事最是合适不过。

    岑竦应诺,持檄而去。

    五天后,岑竦归来,却是将此事办成了,面禀荀贞,说道:“功曹深服中尉‘再辟用此吏,以之清厉风俗”之言,竦与易阳县尉府的吏员去到此吏家中,对他宣读了中尉的檄文后,他感激泪流,伏地遥向中尉府再拜,对我等说必尽忠竭力、清厉县中风俗,以不负中尉之用。”

    刘备行县数日,固因借车、恕贪吏之罪而赢得了名声,可荀贞见招拆招,却也收获了贤义的美名,使他在郡中的名望更进了一步。

    接连两次借由刘备之举再获美名,荀贞很有点将遇良才、棋逢对手的感觉,从最初的“故作调笑之言”到生出刘备“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之叹,再到现在,他的想法又是为之一变,倒是有些“乐在其中”,很期待刘备会做出什么事儿来了。

    只是,从了此事之后,连着许多天都不曾再有刘备的消息。

    直到月底,刘备、魏畅行县归来,才又听闻了一事。

    这事是从魏畅嘴里听到的。

    魏畅总是怀疑荀贞会侵夺刘衡的相权,对荀贞的看法不好,因此之故,在和刘备离开邯郸时,本着“各忠其主”之意,没怎么和刘备说话,纵是恪於礼节、或因公事不得不与刘备接触时表现得亦很冷淡,可月底归到郡中,荀贞却惊奇地发现他竟是与刘备同乘一车。

    “出则同舆”这种事,不是关系非常亲近的人是不会做的。

    这才总共一起行县了不到一个月,他俩的关系就变得这么近了?

    荀贞慨叹心道:“刘备果能得人也。”

    转念想来,魏畅会有此改变却也不奇。只看刘备做的那两件事:借车给倾盖相识的士子,因其孝行、为厉风俗而恕免贪赃吏员的罪行,并倾尽身上的钱财与之,前者是义,后者是仁,皆是士人追求的美德。设身处地,如把荀贞放到魏畅的wèizhì上,在亲眼目睹了刘备的举止行为之后,荀贞恐怕也会和魏畅一样,不由自主地改变对刘备的观感,对他产生好感。

    从车上下来,魏畅看到了出县相迎的荀贞,上次离县时他刻意与荀贞保持距离,这次却与刘备同行,快步来到荀贞面前,长揖行礼,说道:“劳中尉出迎,畅诚惶诚恐。”

    从行荀贞出县的戏志才、荀攸、邯郸荣等俱觉奇怪,邯郸荣忍不住开口说道:“前番君与刘功曹离县时,中尉亦亲相送,彼时君高坐车中,如同未见,今时却缘何当面谢之?”

    “彼时不知中尉贤明,故有失礼,今时乃知也,岂能再失礼?”

    “缘何彼时不知,今时乃知?”

    “吾闻朝有仁义之臣,则上必有贤明之君。贵府功曹刘君,仁义之士也,畅由此知中尉是贤明之君。”

    荀贞亲把他搀起,哈哈笑道:“玄德固仁义之士,我却不敢自称贤明也。”瞧见跟在刘备身后的简雍手上拿了几个风车,又见关羽、张飞从刘备所乘之车的车室内取出了两个竹马,此皆孩童游戏之物,微为之奇,指着问道,“玄德,你是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