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2 兵临西华 中(第4/5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不备,发起夜攻?”

    戏志才笑道:“我部只有千余人,又疾驰大半夜,如何能发起夜攻?”

    宣康问道:“既不夜攻,又为何夜行?”

    “我此计不是为了夜攻,而却是为了诱敌。”

    宣康问道:“如何诱敌?”

    “城中贼兵无备,次日见到我军列阵城外后必然大惊。这个时候,我部可以装出疲惫之态。贼将先是大惊,继而又发现我部疲惫,定然转为大喜。”

    宣康领悟了戏志才之计,拍手叫好,说道:“如此,贼兵必会出城击我”

    戏志才笑道:“正是。当贼出城击我之时,我可先诈败,诱其追之,然后设伏击之。待剿灭了此股出城贼后,再猛攻县城。如此,召陵易取。”

    荀贞大喜,当即同意了戏志才此计,因此才有了昨夜的疾驰三十余里。疾驰到城外,他选了六百精锐,令他们就地休息,等到天亮后,又令余下的六百人伐木取石,装成疲惫不堪的样子,筑造营垒,并将军旗歪斜插放。如此种种举措,果将黄巾守军引出。

    ……

    此时辛瑷请令出击。

    荀贞笑道:“志才之计是先败再胜,你部百骑乃我部精锐,若派你去迎敌,贼兵恐怕一下就被会吓回城中,又如何全歼彼等?又如何趁机取城?”他叫来陈褒,令道,“带你曲人马迎敌,不必死战,略战片刻即可向后逃跑。”陈褒应令,急带本曲二百人迎上杀出城来的二千黄巾军。

    黄劭望见荀贞部中起了一阵骚动,随即有一两百人急匆匆丢下了手上的木头、石块,仓促集合,在一个军官的带领下迎击上来,而余下的那些人马则也各自丢掉手中的木石,在战鼓的催促下向荀贞的将旗靠拢。

    他喜道:“荀贞定没料到我带兵出城,故此居然丝毫无防备尔等看,他麾下人马慌乱无错。随我杀过去,先将这迎上来的一两百人杀散,再直扑彼之主力”

    左右黄巾诸将应令。他们多是步卒,很少骑兵,五里地不远不近,一刻多钟后与迎战上来的陈褒曲碰上了头。

    陈褒谨遵荀贞的将令,只虚虚遮挡了一番即带部败退。他部下这一曲人马也确实没有怎么经过休息,实际上,就算他想阻击黄劭部人马怕也是阻击不住的,也因为此,使得黄劭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大喜之至,顾不上追杀陈褒的败卒,直往荀贞的将旗处扑来。

    远远望见了将旗下一个披甲带刀之人,在一群亲卫簇拥着向西逃跑。黄劭指着叫道:“此人定是荀贞谁能把他抓住,赏钱十万”

    受此重赏的刺激,他部下的诸将、兵卒奋勇争先,盯着荀贞的将旗直追上去。因为注意力全在荀贞身上,所以他们只看到了前边荀贞的主力四处逃散,却谁也没有注意到这逃跑的汉军却是散而不乱,尤其南北两侧各有大约百人的骑兵,在逃出了数里后绕到了他们左后、右后两个方向。

    眼看就要追上了荀贞,荀贞身边的部众大多散逃,只留下了不到百人的护卫,忽闻得不远处一个丘陵的后边鼓声大作。

    荀贞带着这百人停下了脚步,转身面对他们。

    黄巾军诸将见荀贞此等举动,鲁莽的大喜之极,忙不迭催着本部往前冲杀,机灵点的不觉为之一呆,有的人已隐约觉得不妙。

    黄劭冲在最前,距荀贞只有百步之远,骑马舞矛,直取荀贞。

    荀贞身后转出一人,持双铁戟,徒步迎上。

    黄劭自恃马快甲厚,哪里把一个徒步迎上来的“步卒”放在眼里,只管催马疾行,长矛前刺,刺向此人的前胸。在他想来,他本就力大,再借助马速,这一矛必能将这个不知死活的“步卒”刺死,若是刺的位置对了,没准儿还能将之挑起,——这一招是他最好用的,此前与汝南郡兵的作战中,他常常这样干。长矛刺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