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王后(第2/3页)  溯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原本想要冲嬴驷也撒口气,可一见他带着病容的眉眼,她就完全泄了气,轻轻推了嬴驷一把,道:“你的儿子,你自己不好好教,还说我凶。”

    嬴驷只当她闹脾气,道:“荡儿秉性如此,改是改不了了,只能多加约束,但也不可矫枉过正。”

    魏黠面对嬴驷,道:“想来你和我都不算这么冲动的脾气,这孩子好的没学到,坏的倒是学了两三倍。”

    嬴驷朗声笑了起来道:“你脾气不冲,就是嘴上不饶人,亏得荡儿没学着,否则能把你气晕过去。”

    “是不是我现在不说你了,你难受?”魏黠瞪眼看着嬴驷,见他拉了拉自己,她便靠过去,让嬴驷枕着自己的手臂。

    “我知道你在意荡儿的事,也是因为心里紧张秦国。这么多年熬过来了,谁都不想将来有差错。我也不是不担心,但既然做了决定,咱们就得相信孩子们。荡儿不足的地方,有稷儿补。你想,他们兄弟感情好,不正好替你我看着荡儿么?”

    “你的心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宽了?”

    “寡人拿得住秦国,但一直疏于对孩子们的教导,这件事上,寡人没什么多说的,你和芈夫人才最有说话的份。”

    “早应该把荡儿交给芈夫人的管的,我这个当母亲的,也是管不住孩子。”

    “你刚才那样子把荡儿吓得不轻。”嬴驷伸手在魏黠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道,“荡儿始终还是出于维护你的想法才动的手,你总该领了他的好意。”

    魏黠此时露出一丝苦笑,低头看着嬴驷,眼波里氤氲着浓重的愁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责备荡儿是真的因为他做错了。”

    太子仓之死确实和魏黠有关。嬴驷的病情因为太子仓闹事而一度有些难以控制,外界谣传的病中也不是空穴来风,为此差点引起朝中震荡,也可能引来他国觊觎。就冲这一点,魏黠就不愿意再留这罪魁祸首的命。

    嬴驷的病情一旦传开,想要掩盖就只有两个方法,一是让嬴驷自己破除谣言,以安然无恙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可再病情稳定之前,这个方法只可能是欲盖弥彰,会导致更多有害于秦国的猜测。另一个办法就是制造一个比这件事更能吸引人眼球的消息,借此来盖过风头,转移众人的注意力。

    魏黠选择了后者,是因为对他而言,杀了太子仓是一举两得之事。既满足了她为嬴驷报仇的心愿,也可以利用这件事混淆视听,减少旁人对嬴驷病情的关注。至于自己因此而陷入舆论中心,接受各种各样的指摘和评论,她都还不在意。而且,还能利用太子仓的死,试探韩国国内的举动,便于秦国做出下一步对外的国策计划。

    魏黠决定杀太子仓时,并没有事先和嬴驷商量,而所谓的侍女出现在太子仓居住的驿馆,也是魏黠故意让人放出去的消息。内宫侍女出现在他国人质的住处,这本就是个可疑又明显有大纰漏的消息,捕风捉影的说辞可疑有很多,一旦形成猜测,那么魏黠就成功引导了舆论,从而降低大众对嬴驷身体的猜测。

    嬴驷知道确实是魏黠所为,是在事发后的第二天。太子仓的死讯传来,魏黠的反应异常平静,就好像早就知道了一样。多年来培养的默契,让嬴驷从魏黠反常的举动里知道了真相,也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便更是感谢身边有她的陪伴。

    此刻躺在魏黠怀里,嬴驷感慨道:“平了三晋,又该回头看看了。”

    “义渠?”

    嬴驷抬眼,恰好和魏黠的目光有了交汇,道:“打不死的草原狼,只能隔一阵就去教训一阵。”

    “我……有个请求。”

    嬴驷合眼,假寐道:“说来听听。”

    “如果大王要出兵收拾义渠,请让我跟着大军一块去。”

    “你要丢下寡人一个人在咸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