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质秦(第2/3页)  溯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黠对此的忧虑引起了嬴华的猜疑,她不由盯着魏黠看了许久,想要从这日常陪伴嬴驷的王后身上看出什么结果来。

    魏黠已经从嬴华的眼神里读懂了她的意思,便摇头道:“公主不用这样看我,我只是担心大王的身体。荡儿已经是秦国太子,只要不出差错,他就是将来秦国的王。身为秦国的王后,我有责任和义务好好教导他,并不会因为大王心里可能更信任稷儿而有别的想法,毕竟,我也爱秦国,不希望出乱子。”

    在彻底放下了对身世的执念之后,魏黠确实在嬴驷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秦国大计之中。尤其是在嬴驷的身体日渐衰弱的这些年,除了料理后宫事务之外,她也慢慢参与到国计的决策中,只因为嬴驷信她对秦国的忠心,也信她的能力。

    嬴华为自己的失礼而致歉,不想魏黠忽然拉起她的手,道:“修鱼一战之后,公主就和国婿一起离开了咸阳,这次护送芈夫人母子回来之后,又要走了么?大王也很想你。”

    都是打小一块长大的兄妹,嬴华征战沙场的那把宝剑还是当初嬴驷送的,她怎么会忘记嬴驷对自己的好?只是那被活活埋葬的五万韩军的生命始终令她难以释怀,她也说不清究竟为什么会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所有的情绪也唯有在高昌的抚慰下才能得到片刻安宁。

    “我看太子仓对公主颇有好感,公主能否试着说动太子仓亲近秦国?”魏黠道。

    “大王还没有放弃针对韩国的想法?”

    “并非针对韩国,还是为了压制三晋。”魏黠正色道,“魏国已经立亲秦的公子政为太子,将来秦、魏之间可以用嘴说通的事就不用靠打的了,这也是为咱们存续东出的实力。如今太子仓入秦,又和公主交善,如果公主能够劝他不再和秦国敌对,三晋就等于收服其二,接下去也就能好好收拾赵国了。”

    嬴驷为了秦国东出奋斗至今,眼见三晋的势力即将不足以于秦国对抗,东出之路就要打通,嬴华不禁为这样的现实而感到高兴。然而正如太子仓对她的情谊,她也不想自己和太子仓之间牵扯太多其他的因素。可魏黠所言在理,一切都是以秦国为落脚点做出的设想,她一个誓言会为秦国拼尽全力之人,怎么可以因为私利而反对这样的提议。

    嬴华心中必然纠结,但她仍是感谢魏黠以提议和商量的姿态在她面前提起这件事。嬴华向魏黠拱手道:“夫人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会想办法的。但是太子仓对秦国毕竟敌意颇深,我没有把握可以说服他,如果适得其反,反而是我的罪过了。”

    “如果许以秦国利益,这件事由大王出面显然更合适。我今夜这样说,只是提前给公主提醒。有很多事我们都身不由己,像大王将稷儿送去燕国一样,是不得已而为之。”言毕,魏黠向嬴华行礼,道,“我代大王,代秦国,谢过公主了。”

    看着魏黠离去的背影,夜间秦宫的宫道上,留下了她身后长长的一道影子。她过去从未这样仔细地注意过魏黠,现今这样望着,才发现当初那个恣意的少女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放下了任性,挫去了尖锐。而她自己也从过去纯粹的向往军旅生涯转变成将之是为生命存在的大部分意义,还有仅存的一些就是高昌了。

    当嬴华回神时,高昌已经站在她的身边。他看着满脸愁绪的妻子,如同过去十多年间一样的温柔,问道:“魏夫人说了什么让公主这样为难?”

    强国之路何其艰难,她没有站在最高处,已经感觉到这一路以来对身心的折磨。嬴华蓦地抱住高昌,靠在心爱之人怀里,感受着高昌从未吝于给她的温暖,道:“在离开咸阳之前,是否应该去试着劝说太子仓?”

    高昌抱着嬴华,低头看着无奈的妻子,道:“此时此刻,你是希望我唤你公主,还是叫你的名字?”

    正如同当初芈瑕以圜钱让嬴驷做决定,高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