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2章 4.26|(第2/3页)  重生之出魔入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心性等等统合起来,并称为根性。

    在道门和魔门中,修士们或许会更重根骨,可佛门其实是和道门、魔门别开一脉的。于佛门而言,修行更看重的,其实不是根骨,而是“性”。

    性,指的是心性,悟性、灵性等等等等。

    相比起“性”而言,根骨在佛门本不太重要。

    可是因为慧真的私心,他有意无意地引导了佛门的修士走上了这一条分岔路。

    也幸好天静寺这一脉修行其实也不太看重“性”,他们只要做到“专”,做到“毅”,做到“诚”,便也能脱离凡俗,凝聚道果。

    可是问题也在这里,天静寺一脉的修行可以不看重“性”,甚至可以将“性”隐去,但妙音寺一脉却不能。

    净涪这些年月静参佛理,揉合两世所学,融汇两世所知,如今再对比世尊亲授的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慧真当初亲手誊抄的《佛说阿弥陀经》,已经看出了这个中的根本。

    妙音寺一脉日后的修持,可以隐去“根”,但却绝对不能隐去“性”。

    “性”,会是妙音寺一脉修行的根基所在。

    这一点根基上的分歧,也是天静寺和妙音寺的纷争的源头。

    重“性”不重根的妙音寺,完全可以吸纳天静寺一直无法企及又无比渴求的凡人区域。

    也就是说,哪怕一个凡人没有灵根,只要他心性、悟性、灵性足够,他完全可以开悟,踏破凡人与修士之间的壁垒,走上修行的道路。

    这里头提到的走上修行的道路,可不是像天静寺他们曾经做的那些糊弄人需要付出莫大代价的“飞升”,而是实打实的修行,真真正正地破去壁垒,成为一个修士。

    单只这一点,一旦传出去,也必能令人疯狂。

    人皆畏死,绝对不是一句假话。

    更何况,明明原本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有着双手双脚一张面孔两只眼睛两只耳朵的人,却因为灵根被分出了天地。

    有灵根的人,可以长生不老,可以飞天遁地,可以高高在上,甚至可以翻天覆地,享尽长生富贵,而他们却只能按着生老病死的规律在这世间沉沦挣扎,为着一点吃食熬命,可最终还是没能填报肚子,简直卑贱到了尘埃里......

    这样的对比太过强烈,如果在最初的时候他们看不见希望,被轻易判定了生死或许还不会挣扎,可当他们看见了希望,哪怕这一线希望再渺茫,大多数人也必定愿意为了它奉献一切。

    在绝望之前生出的希望,向来最易使人癫狂。

    而那一瞬间的癫狂中迸发出来的力量,便是渺小如蝼蚁的凡人,也必定能令修士震颤。

    他们会为了这一线希望拼尽一切。

    可是这样的消息传了出去,妙音寺一脉便打破了景浩界里的平衡。

    别说天静寺、妙理寺、妙空寺、妙定寺、妙安寺、妙潭寺等等佛门各脉,就连道门、魔门也都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如此一来,妙音寺就成了众矢之的。

    事态再严重一点的话,灭门拔根的大祸或许不会有,但却绝对能被人欺上门来,逼问这里头的种种缘由根秘。

    因为对于凡人而言,这一种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啊。

    不管是哪一个地界上的凡人,对于这一种诱惑必是无力抗拒的。

    有希望的话,谁不愿意超凡入圣,长生久视呢?

    当然,在这沉重的威胁之外,好处也不少。

    无法抗拒的凡人,不管他们自身修行能不能成,只要有了那一个趋势,他们自身有了经历和体验,哪怕他们本身不归属于妙音寺统辖,也必定会对妙音寺生出诸如感激、认同、向往等等等等心思。

    这样的心思一起,妙音寺万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