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香山决斗(第7/9页)  七绝艺之七玄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二百余招儿过去之后,彭冲发觉“无名”这双环功夫并非上乘。这短时间里“无名”守多攻少,尽管招式毒辣,但并未有效地转化为多少杀伤力,也并未直接给彭冲多大压力,彭冲的被动更多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所造成的。

    又是一百余招儿打过,彭冲这回总算是看明白了。原来眼前这金衣少年并不会使用双环。只不过是用着双刀、双剑、双鞭、双棒的招式在使用他手中的这对儿双环。怪不得看了半天看不出这金衣少年用得是哪门的双环绝技,原来他只不过拿着这双环当双刀、双剑等双件兵刃使用。虽说这么做倒也无妨,武术之间本来就有很多相通相容之道,但是兵刃毕竟都有其独特的造型而因此有其独特的优势特点,所以其必需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招式才能将兵刃本身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能将兵刃的威力发挥到最高。否则的话,尽管可能尚能堪用,但是发挥不出来应该有的威力,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枪”和“棍”都是属于长距离至刚性兵器,甚至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棍子的一头镶上一个“枪头”那棍便成了“枪”。由于两种兵器外形几乎相同,所以会用“棍”的完全可以操起“枪”当“棍”使,反之亦然。但实际情况却绝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

    “棍”是钝器,“枪”为锐器。“棍”招儿多以勇猛刚劲见长,多见扫、砸、劈等力度劲猛的招式;“枪”术则以轻灵游巧见长,多见挑、撩拨、刺等灵巧招式,故自古有“棍”如猛虎“枪”似游龙之说。尽管使用者以“棍”当“枪”使,完全施展“枪”招儿,就算可以使用刺、挑等招数,但是如果用“枪”去刺则可刺穿铠甲,如果用“棍”去刺,怎能刺穿铠甲之防护?可能有人又要反驳,尽管“棍”刺不能刺穿铠甲,但是如果使用“棍”的人力道够。“棍”招儿的刺便成了点,虽不能刺破铠甲但却可以把劲力透过铠甲传导至身体,依然可以给对手以重创。但是反问,如果这种情况下用的是“枪”,同样的招式,用“枪”刺穿铠甲的力道是不是要比用“棍”点透铠甲的力道要小?换言之就是用“枪”刺穿铠甲要比用“棍”点透铠甲更容易?那这是不是就足可以证明“枪”的刺招儿与“棍”的点招儿虽然外观看着都一样,但是内在要求和击打原理则截然不同!

    再者,“棍”无所谓头尾,在多如繁星的“棍”术套路中,有很多调棍的招式,即本来双手握持的是“棍”的这一头,但是为了进攻或者防守的需要而快速迅捷地换持“棍”的另一头,并可持续握持。但如果是“枪”,则此招式仅为极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并且需要寻机立即换位,并不可持续为之。所以一个用惯了“棍”的人持“枪”使“棍”招儿,如果习惯成自然使用了这种调棍的招式,是十分有可能伤到自己的,甚至丢掉性命。

    以上的阐述,足可以清晰透彻地解释为何兵器之间尽管有诸多相通相容之处,但却并不能完全等同替换之,而需要有专属配套的套路招式才能发挥出其独特功用的道理。

    故习武者这种“张冠李戴”式的运用兵器的情形是武术中一大忌讳,今天“无名”就犯了武术中这一大忌。这种情形一般仅作为迫不得已情况下的应急之需或是敷衍应付之用,不过用来与人决斗拼命自古以来还闻所未闻。当然,也不乏有一些武林高手,经过苦心钻研潜心苦练,可以将兵器以“张冠李戴”的方式运用的巧妙,甚至是有独到之处,不过这种特例也是极其罕见,而且今天这金衣少年显然不是此类高手,因为他的袖子有几道口子就是自己用环不小心划破的。

    “无名”的异常鲁莽的举动,真是令彭冲甚为不解而又极为庆幸。

    彭冲心里忖道:“这‘愣头青’找人生死决斗,却用这令人匪夷所思的犯大忌的方式,难道他是借着决斗来寻死的?亦或是仇恨令其错乱了大脑,故而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