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楔子:雾雨烟斜见海山(第2/3页)  江山武林录之海潮恩仇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时候,乡里的人开始对着外来人产生了疑惑,随后,有些乡民问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但是他从来都没有给这些人正面的回答,不过,他还是说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他要找道秋白云的殒命之地和方秋二人的决斗之地。

    这个要求不难实现,随后,陈士诚被带到了一个小院子。这里自从二十年前的大战之后就没有人居住了,陈士诚走了进来,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时的情况,这次战斗的确是高手对决的一战,不论他们的站位如何,地上的砖块被留下了永久的脚印,也就是说,他们的内力深厚,举手投足之间就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记。随后,陈士诚走了几步,按照地上脚印的排列方式走了几步,接着他每走一步,汗珠就滴落十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武学高人,每一步的步距只有正常人的一半,但是力道十足,变换莫测,接着他忽然抽出他的武器来对着大门口一指,随后,他又是一转身,一低头,举手投足间,他居然模拟出来了一套剑术招式。

    不一时,陈士诚停下了,接着他面露喜色的说道:“真是妙招无双啊,秋星云的剑法绝世无双,果然名不虚传。”

    但是,陈士诚忽然又面露难色,随后他叹口气说道:“方月坤果然也是高人,竟然在力道不如对方的情况下从容不迫的招架敌人的每一招每一式,他们究竟练习了什么武艺,真是难以想象。”

    随后,陈士诚走出了院子,此时,院子外面一个农夫问道:“老先生,这里是战斗发生的地方。那么秋白云的陨落之地在哪里?”

    农夫听到了他这么说,仔细想了想说道:“哎,不瞒您说,那块地方现在就剩下一个坟头了,其他的,都没了。”

    这句话说得他内心沉重,因为他从公安局的卷宗里面看到了那样一段记录:一个月后,那个披着蓑衣的青年出现在了公安局,他留下了一个文贴,上面写道:六月十二,望诸位帮助在下驱逐平民,在下与人约战于在下义弟亡命之地,届时必然伤及无辜,为保百姓安全,在下恳请诸位能否行个方便?

    这份书信在一个月内被递交到了每一个人的手里,这个小山村也没有办法了,他们只能相信,这个人的要求是为了他们的生存。也许是为了复仇,也许是为了证明什么,总之,他们不希望看到无辜者的鲜血出现在他们的决斗之中。于是,他们也很识趣,纷纷开始准备外出。半个月后,到了六月十二这一天,镇上有几个不怕死的呆在了那里,那天,暴雨骤降,惊雷闪电惊天地而泣鬼神,据镇民王氏回忆,当天,斗战的只有两人,而观战的却有十六人之多,可见这是一场惊天之战。暴雨于黎明时分降下,于傍晚时分结束,而现场却在这一时段过去后空无一人。

    而据镇民李四所言,当天情形,大抵是一短发刀客和一个白衣剑客的对决,而在场的十六人都各自披上了黑色的斗篷,并且以黑布遮面,互相不说话。对决是从下雨的那一刻开始的,又是在雨停的时候结束的,而当雨停的时候,两人似乎胜负未分却有不得不因为某种原因离开,在场只留下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公安局好心的警察不愿意看着孩子失去家人,于是代为收养了这个孩子,并且他们多方打听这些人,但是毫无头绪,最终,本案随着两大高手的失踪戛然而止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次战斗,而对于武林人士而言,这一事件绝对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两大高手的对决,其中,白衣剑客名为方月坤,黑衣刀客名为秋星云。此二人分别是南北两处的高人,一为“一剑孤城方月坤”,一为“沧海血刃秋星云”。此二人之斗争,全因秋星云之弟秋白云盗取天下第一内功心法《天命归一赋》而起,据说此赋乃前代武学宗师依照中华武术之精要而作,是集合各派武学之大成的作品,但是怎奈世事难料,日寇铁蹄入侵中华,为保全中华精要之物,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